秋入重阳气倍清,东篱采菊眼偏明。
杯中要作茱萸伴,不是湘累餐落英。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十七年,爲祕书省正字。十九年,迁校书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以忤秦桧得罪。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孝宗隆兴二年卒。着《归愚集》、《韵语阳秋》。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题卧屏十八花·黄菊》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天进入重阳,气息倍加清新,
东篱上采摘黄色的菊花,眼睛明亮独特。
杯中的酒要与茱萸果一同品尝,
而不是用湘菜餐点落下的花瓣。
诗意:
《题卧屏十八花·黄菊》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情感。秋天是金风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时采摘黄菊的景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清新。诗人用明亮的眼睛观察着菊花,表现出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悟。诗人还通过提到茱萸果和湘菜,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和正统风味的珍视,与落英相比,他更愿意品味茱萸果和湘菜,体现了他对传统的尊重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对黄菊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诗中的"重阳气倍清"表达了秋天的清新和爽朗之感,给人一种祥和的感觉。诗人提到"东篱采菊眼偏明",这里描写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使读者仿佛能够亲临其境,感受到菊花的美丽和清新。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茱萸果和湘菜的提及,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正统风味的珍视,传递了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和承托。
整首诗词以清新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将秋天的美景和文化内涵融入其中,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它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使读者在赏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秋天的美妙和诗人对传统的热爱。
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故乡春,烟霭隔,背兰缸。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草初齐,花又落,燕双双。
龙眠有巧手,幻出汗血驹。老衲或戒之,回向心地初。遂画白依仙,蕲与梵释俱。北方四天王,亦附瞿昙居。杂以马龙像,宿习终未除。四王名字异,且复形状殊。信者谓其有,疑者意其无。荡荡天门高,谁能凌空虚。何以信不疑,取诸贝叶书。子不语怪神,从释恐畔儒。语之且不可,笔之
草庐高卧对千峰,白眼能顾万钟。仄席不因天子诏,藏诗未许世人逢。轮子年社稷勋如立,归老烟霞志会从。五柳一松应好在,月明空自结阴浓。
二八入宫掖,一笑轻三千。云阶涉何许,步步生金莲。绣鞋不胜春,风若凌波仙。荣华一回首,荆棘生我前。君恩花上露,妾心井中泉。井泉誓不波,下照青青天。
汉使征兵诏未休,两行旌旆接扬州。试上高楼望春色,一年风景尽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