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韩玉叶展明蠲,诸老银钩卷碧鲜。
幸自不逢文与可,一竿秋竹扫风烟。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题曾无已所藏高匹纸、蔡君谟欧公笔迹》是杨万里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韩玉叶展明蠲,
诸老银钩卷碧鲜。
幸自不逢文与可,
一竿秋竹扫风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杨万里在观赏曾无已所藏的高质纸张和蔡君谟欧公的书法作品时的感受。他欣赏到了这些纸张的光滑洁白,以及书法作品的银钩铁锋,都展现出了明亮和清新的气息。他感到幸运的是,他没有遇到那些文人雅士,因为他们常常会对这些纸张和书法作品进行过度的评论和批评。相反,他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根秋天的竹竿旁,用竹扫轻轻地拂去风中的烟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杨万里对曾无已所藏纸张和蔡君谟欧公的书法作品的赞美之情。他通过对纸张和书法的描写,展示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结合。纸张的光滑洁白和书法作品的银钩铁锋,都给人以明亮和清新的感觉。杨万里幸运地没有遇到那些过于追求文学艺术的人,他能够独自欣赏这些美好的事物。最后,他以一根秋天的竹竿和轻轻拂去风中烟尘的动作作为结束,给人以宁静和恬淡的感受。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独自欣赏美好事物的喜悦和宁静的追求。整首诗词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让人感受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共生。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天上那无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望里春风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上怅斜晖。我似江潮来又去,君如鸥鹭逐波还。人生知己总相怀。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