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叹簿领,夫子卧高斋。
五斗未能去,一丘真所怀。
绿苔长秋雨,黄叶堆空阶。
县古仍无柳,池清尚有蛙。
琴觞开月幌,窗户对云崖。
嵩少亦堪老,行当与子偕。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题张应之县斋》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小官员对自己的职位和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友人张应之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小官叹簿领,夫子卧高斋。
五斗未能去,一丘真所怀。
绿苔长秋雨,黄叶堆空阶。
县古仍无柳,池清尚有蛙。
琴觞开月幌,窗户对云崖。
嵩少亦堪老,行当与子偕。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小官员身份的无奈和叹息。他感叹自己的职位低微,只能领取一簿的薪俸,而友人张应之则过着高雅的生活,卧于高斋之中。作者对自己的境遇感到无奈,同时也对友人的境况心生羡慕。
诗中描绘了秋雨长时间的滋润下,绿苔长满了空阶,黄叶堆积在地面上。这些景象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消逝,也暗示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还提到县城中没有柳树,但池塘中依然清澈,蛙声依旧。这种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最后几句诗中,作者提到了琴和觞(酒杯),以及月亮和云崖。这些意象象征着高雅的文化和美好的生活。作者希望能与友人一起共享这样的生活,与友人一同游览名山大川,共度晚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小官员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不满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
少年食糠核,吐去愿一官。躬耕遇敛获,不知以为欢。谓言一飞翔,要胜终屈蟠。朝廷未遑入,江海失所安。多忧变华发,照影惭双鸾。恩従万里归,独喜大节完。日食太仓米,箧中有余纨。奇穷不当尔,自信处此难。长女闻孀居,将食泪滴盘。老妻饱忧患,悲吒摧心肝。西飞问黄鹄,谁当
拜命南来得老臣,肃将庙略制妖氛。淮西将吏尊儒帅,并土儿童认使君。新赐锦衣光照日,旧行棠树茂如云。应怜孤宦潮阳守,憔悴无人与上闻。
昨夜三清醮罢迟,步虚声逐翠云飞。小仙自向人间去,留得青词袖里归。
新秋过雨月如霜,缓足蓬莱彻上方。翠木玲珑藏宝界,白烟浓淡锁华堂。书名越艳谁兴发,角动单于自感伤。山似卧龙天似水,却疑身在海中央。
依然这后村翁,阿谁改换新曹号。虚名砂砾,旁观冷笑,何曾明道。吟歇后诗,说无生话,热瞒村獠。被儿童盘问,先生因甚,身顽健、年多少。不茹园公芝草。不曾餐、安期瓜枣。要知甲子,陈抟差大,邵雍差小。肯学痴人,据鞍求用,染髭藏老。待眉毛覆面,看千桃谢,阅三松倒。
接禄才余岁,为邦近故园。案图三万户,镇静五千言。雪尽春泥滑,风生沙水昏。犹须放琴客,坐席稍能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