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马腥膻暗五台,南方世界且徘徊。
一灯别是真知识,不用奔波学善财。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天池观文殊灯》是宋代周必大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代马腥膻暗五台,
南方世界且徘徊。
一灯别是真知识,
不用奔波学善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天池观赏文殊灯时的景象和心境。文殊灯是佛教中供奉文殊菩萨的灯,象征智慧和知识。诗词以天池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南方世界的向往和对真知识的追求。作者认为,一盏文殊灯所代表的知识和智慧是真正有价值的,而不是追逐物质财富所需要的奔波。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天池观文殊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和追求。下面是对各句的赏析:
- "代马腥膻暗五台":代指替换,腥膻指马匹的气味。五台是指五台山,佛教圣地。这一句描绘了代替马匹的气味弥漫在五台山上,形成一种暗淡的景象。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身处尘世之中,渴望远离尘嚣,向往精神的净化和升华。
- "南方世界且徘徊":南方世界指佛教所在的南方地区,也指南方的佛教文化。作者表达了对南方佛教文化的向往,并暗示了他目前的心境是徘徊在尘世和精神追求之间。
- "一灯别是真知识":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看重和追求。文殊灯作为知识的象征,被作者视为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注重的是智慧和真理。
- "不用奔波学善财":奔波指辛勤劳作、奔走忙碌。学善财指学习获取物质财富。这句表达了作者认为真知识和智慧是追求的真正目标,而不是仅仅追逐物质财富。作者认为,通过追求真知识,可以获得更有价值、更持久的财富。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天池观文殊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智慧的向往,并强调了真知识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不要仅仅追逐物质财富,而是应该通过追求真理和智慧来获得更有意义的人生。
春月如处女,皎皎暮云间。婵娟不自衒,欲见乃许难。春云变态,玉貌长端端。封九龙扫尘匣,略与幽人看。
有鱼可漉酒可沽,尔更未知山水娱。今晨系缆才须臾,异日回头看画图。
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群飞自纷泊,众鸟不屏营。躁静於焉见,谁能度物情。
易水长虹白,将军首入秦。荆轲无剑术,不是报仇人。
丹霄路上歇征轮,胜地偷闲一日身。不署前驱惊野鸟,唯将后乘载诗人。岩边候吏云遮却,竹下朝衣露滴新。更向碧山深处问,不妨犹有草茅臣。
日长院宇,针绣慵拈,况倚阑无绪。翡帷翠幄看尽展,忘却东风帘户。芳魂摇漾,渐听不分明莺语。逗红蕉叶底微凉,几点绿天疏雨。画屏遮遍遥山,知一缕巫云,吹堕何处。愁春未醒,定化作,凤子寻香留住。相思人并,料此际,惊回最苦。亟丁宁池上杨花,莫便枕边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