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蹄交错未尝停,去若相追来若争。
料得中心无别事,苟非干利即干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轮蹄交错未尝停,
马车轮子不停地旋转,
去的时候好像相互追逐,回来的时候好像在争夺先后。
去若相追来若争,
出发时彷佛相互追随,归来时又彷佛争夺先后。
料得中心无别事,
想必车夫心中没有其他的事情,
苟非干利即干名。
除非是为了追求利益,否则就是为了追求声名。
诗词描绘了一个忙碌繁忙的场景,车轮不停地旋转,人们匆忙地奔走。作者通过描写车轮的运动,表达了社会的喧嚣和忙碌。诗中暗示,人们的行动动机主要是为了追求利益和名声,而非真正的内心追求。这种现象在邵雍看来是浮躁和浅薄的,他对于这种追求物质和虚名的行为持批判态度。
邵雍以简洁的语言将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巧妙地融入诗词之中,通过对车轮的描绘,传达了对于功利主义和虚荣心的反思。这首诗词深思熟虑,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反思和对于内心追求的思考。
江渎池头烂醉归,青旗日晚插城扉。正驰玉勒冲红雨,又挟金丸伺翠衣。老境渐侵欢意尽,旧游欲说故人稀。凭高三叹君知否,倦鷁无风亦退飞。
归未卜。频倒金驱纤玉。明月绡窗停剪烛。搦愁题蠹绿。秋水娟娟鱼目。腰素几分销缩。接得云笺无意读。雕鞍何处宿。
未挂丹题雁塔中,重来溪上觅筠翁。相期老眼横遥碧,莫着征衫走软红。得失漫嗟蝉翼重,才名合见马群空。三年小度惊人手,未信朱衣也不公。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逝者如斯书夜长,会心能使百忧忘。生前身后浑如此,丝竹之音孔子堂。
身即林园不世功,喜惊今乃有人同。规模内相雄文里,景物时贤杂咏中。前辈风流何敢似,后来评论想能公。谁曾寤寐声形隔,真乐从兹触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