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尘明极强分离,菩萨如来是阿谁。
既道本来无一物,将何芥子纳须弥。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地孕育了两位古老的禅师,他们传授佛经和佛陀的教诲,我回答他们的问题用了十首诗。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佛教中的一些核心观念,特别是关于真实本性和宇宙无限的思考。诗人与两位禅师对话,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宇宙本质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哲学的方式表达了佛教教义的一些重要概念。以下是对每句的解析:
1. 余尘明极强分离:
"余尘明"指的是我自己,"极强分离"意味着超越了尘世的束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越世俗的境界,寻求真实本性和超越一切物质束缚的境界。
2. 菩萨如来是阿谁:
"菩萨"和"如来"是佛教的两个重要概念,分别代表觉悟和成佛的境界。"阿谁"则是在问佛陀的真实本性是什么。这句话探讨了佛教中关于佛陀和菩萨的本质和境界的问题。
3. 既道本来无一物:
"本来无一物"是佛教概念中的真实本性的表达,指的是超越相对世界的真实存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中关于真实本性的理解。
4. 将何芥子纳须弥:
"芥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种子,"须弥"是佛教中描述宇宙的名词,意味着宇宙的广大无限。这句话问到了如果宇宙本身是无限的,那么如何将微小的芥子纳入其中,表达了对宇宙无限性的思考和质疑。
整首诗词通过对佛教教义中关键概念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本质的思索和对超越世俗的追求。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佛教的哲学问题,展示了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和对宇宙奥秘的追求。
拔地莲花在,多年玉井湮。黄河西有影,云栈四无邻。冰窟难成水,枫香渐化人。夕阳不易落,闲立数三秦。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声异蟪蛄声,听须是正听。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虽不妨调瑟,多堪伴诵经。谁人向秋夕,为尔欲忘形。
秦川不为广,南山不为高。嵯峨真兴阁,杰立陵风飚。危槛俯翔鸟,跳檐落飞猱。上有傲世人,身衣白鹤毛。下视市井喧,奔走何嗷嗷。萧然倚楹啸,遗响入云霄。清风吹其裾,冉冉不可操。不知何所为,岂即非卢敖!游目万里间,远山如伏羔。遗语谢世俗,钓鱼当钓鳌。
世味渐阑如嚼蜡,惟诗直恐死方休。四时风月元无尽,万里江山更拟游。
采霞以为食,搴云以为衣。饱暖无所为,骑风去如飞。閒将电作镜,照见人精微。欲说不得说,天机本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