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谁扣门,隔篱唤童子。
童子走来报,一二琴首士。
摘茗烹沙铫,推窗拂石几。
高山流水音,屡弹不肯止。
我心本虚淡,无用宫商洗。
渊明未尝弦,妙趣岂假此。
道士颇不乐,指衣抱琴起。
赵汝鐩(一一七二~一二四六),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歷东阳主簿,崇陵桥道顿递官,诸暨主簿,荆湖南路刑狱司属官,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临安通判,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知郴州,四年,爲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明万歷《郴州志》卷二),改转运使。移广南东路转运使。后以刑部郎中召,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温州(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八)。六年卒,年七十五。有《野谷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刑部赵郎中墓志铭》。 赵汝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群贤六十家集·野谷诗藁》六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三年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听琴》
作者:赵汝鐩
朝代:宋代
午睡时谁敲门,
隔篱唤来童子。
童子走过来报告,
一二位琴首的士子。
采茶煮沙铁壶,
推开窗户拂几上的石头。
高山流水的音韵,
反复弹奏不肯停息。
我的心本是虚淡的,
没有用处的宫商音阶清洗。
渊明从未碰过琴弦,
这种妙趣岂能假设?
道士颇感烦闷,
指着衣裳抱起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午睡时被人敲门,唤来了一个童子报告有一两位擅长琴艺的士子来访。接着,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场景,作者煮茶、拂尘,推开窗户,弹奏着高山流水般的音乐,乐曲回荡不停。
在这个安静而优美的环境中,作者的心境也逐渐变得平和。他意识到自己的心灵原本是虚淡的,没有被琴音所洗涤过。他引用了渊明(指东汉末年的文学家、音乐家谢灵运)从未弹过琴弦的事实,表达出这种美妙的境界并非是虚构的。
然而,道士却并不感到愉悦,他指着自己的衣裳,抱起琴离开。这或许暗示了道士对美妙音乐的不敏感,或者他对琴音所带来的宁静与思考的影响感到不快。
这首诗通过描述琴音的美妙和作者内心的安宁,以及与道士的对比,表达了音乐的魅力和它所能给予人们的平静与启示。
雪似鹅毛飞散乱,人披鹤氅立裴回。邹生枚叟非无兴,唯待梁王召即来。
积雪没兰溪,邻州望不迷。波中分雁宿,树杪接猿啼。婺女家空在,星郎手未携。故山新寺额,掩泣荷重题。
案上一琴书数卷,不须此地有笙歌。厌居市井观天小,喜到君家见月多。叶满地飞随步履,鹤於人熟听吟哦。明朝也向山上去,手把松枝养太和。
牺象初心岂愿才,沟中虽断不须哀。吾生自信云舒卷,客态谁论燕去来?夕露正看沾草棘,晨霜已见落楸槐。耄年闭户真无憾,葑火更阑熟芋魁。
駈駈席不蹔安时。勤苦终朝景易移。达得物情深道理,无为堪作后人命。
末俗由来不贵儒,愚夫愚妇恣揶揄。束书合向山林隐,绝迹莫登名利途。膝下有孙贫亦乐,门前无债醉如泥。咸平处士真堪羡,静守梅花住里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