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篱茅屋江郊路,未肯斗妆尘市间。
小朵飘零水风晚,又随残月落关山。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爲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着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爲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同赋梅花十二题·江村》是宋代王铚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篱茅屋江郊路,
未肯斗妆尘市间。
小朵飘零水风晚,
又随残月落关山。
诗意:
这首诗以江村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乡间小屋中,与尘世的喧嚣和浮华保持距离的心情。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通过梅花的形象,抒发了对生活的独立和追求高洁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村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江村的环境被表现为竹篱和茅屋,暗示了质朴朴素的生活方式。诗人以“未肯斗妆尘市间”的表达,显露出他对世俗纷扰的抗拒,意味着他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高尚。
诗中提到的“小朵飘零水风晚”描绘了梅花凋零的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梅花是冬季中的一朵孤芳,象征着坚强和坚持。诗人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并暗示了自己对于追求理想和高尚的态度。
最后两句“又随残月落关山”,将梅花的凋零与残月、关山联系在一起。残月代表着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关山象征着遥远的目标和远方的境界。诗人的情感随着梅花的凋零,跟随着残月一同落在关山之间,表达了追求高远的愿望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江村小屋中对尘世的超脱和对高尚理想的追求。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坚韧和追求高洁的品质,并将梅花的凋零与时光的流转、远方的境界联系起来,展示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闲居虽懒放,未得便无营。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经霜收芋美,带雨接花成。前日邻翁至,柴门扫叶迎。
七岁投閒日,浑如未第初。牛衣困褴缕,鹤饭愧粗疏。圣有杯中露,朝无别后书。温寻皆旧学,风雨岁时余。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这张紫微。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
官曹无人吏休沐,杜门谢病车脱轴。门前经旬客不至,苔色侵阶春更绿。书堂萧然白日静,黄蜂收声蜜房足。杨花浩荡天无风,檐端三丈朝阳红。晴薰病眼暖欲醉,卧搔短发如飞蓬。枕书睡熟呼不醒,黄粱正饭邯郸翁。不知纷纭梦几许,觉来烟际闻昏钟。
圣主崇文化,锵锵得盛才。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
二月清江外,遥遥饯故人。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