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野逸身,懒能奔走傍埃尘。
偶逢闾里闲游伴,同过丛林燕坐人。
世事纠纷宁有尽,劳生萧散不妨频。
晴阳缓辔殊多适,它日重来访道真。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同象之方叔过净因琏上人》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十年来野逸身,
懒能奔走傍埃尘。
偶逢闾里闲游伴,
同过丛林燕坐人。
世事纠纷宁有尽,
劳生萧散不妨频。
晴阳缓辔殊多适,
它日重来访道真。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韩维与方叔相遇为背景,表达了对闲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人二十年来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意沉浸于尘世的纷扰之中。偶然遇到闾里的伙伴,一同经过丛林,共同坐在燕子飞舞的地方。诗人认为世事的纷纷扰扰没有尽头,辛劳的生活也无法避免频繁的波澜。然而,在晴朗的阳光下,缓缓地驾驭马车,可以找到一片宁静的乐土。诗人表达了对真道的向往,预示着他将来会再次寻访真道。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闲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二十年来过着野逸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他懒得奔波于尘埃之中,更喜欢偶然相逢闾里的伙伴,一同在丛林间坐下,享受燕子飞舞的美景。诗人深知世事纷繁无尽,辛劳的生活也无法避免频繁的纷扰,因此他希望能在晴朗的阳光下,缓慢地驾驭马车,找到一片宁静的乐土。最后,诗人预示着他将来会再次寻访真道,表达了对理想和道德追求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追求闲逸生活和远离尘嚣的心境。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己的表达,反映了对宁静、自由和真理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它呈现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闲逸生活和内心净化的心态,展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万险千艰历历更,是非他日伏谁明。著书何用心徒苦,欹枕无眠耳自鸣。劫火不虞逃厄运,浮沤亦复任残生。说与稗官应末減,堂厨初未识鱼羹。
我本迂疏落拓人,满头霜雪满怀春。登山有屐身恒健,挂壁无弦趣更真。往岁郊官殊漫浪,老来学佛离贪嗔。却怜卫鹤齐鸡辈,空费心机不庇身。
是法无高下,纯一非昼夜。无故亦无新,非真亦非假。
已作分携计,尤伤送客归。经行汝南郡,为问汉阴机。晚菊饶秋色,丹枫带恨飞。平生无别泪,相对倍沾衣。
为发凉飙满玉堂,每亲襟袖便难忘。霜浓雪暗知何在,道契时来忽自扬。曾伴一樽临小槛,几遮残日过回廊。汉宫如有秋风起,谁信班姬泪数行。
椒盘出五辛,下马拂黄尘。千里周南客,明朝汉苑春。草生将去路,花待欲归人。君有陶潜禄,犹胜季子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