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台赏罢意何如,归插梅花登小车。
陌上行人应见笑,风情不簿是尧夫。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十首》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梅台赏罢意何如,
归插梅花登小车。
陌上行人应见笑,
风情不簿是尧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们一同在城南的张园欣赏梅花的情景。作者赏玩梅花后,思绪如何?他将采摘的梅花带回家,插在自己的小车上。当他经过大街小巷时,路上的行人看到这一幕可能会笑他,但作者并不在意,因为这种风情并不属于普通人,而是尧舜时代的贤人所具有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赏梅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自己独特品味的自信态度。以下是对每一句的具体分析:
梅台赏罢意何如:
作者先以问句形式表达了自己赏梅后的心情。“梅台”指的是欣赏梅花的平台或阁楼。作者此刻赏罢梅花,心情如何?这是一个反问,暗示作者内心深处的喜悦。
归插梅花登小车:
作者将采摘的梅花带回家,并插在自己的小车上。这一行动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珍爱,并将其带回家中,以彰显自己对美的品味。
陌上行人应见笑:
作者将梅花插在小车上,当他经过人群熙攘的大街小巷时,路上的行人可能会对他的行为感到奇怪,甚至嘲笑他。这里通过“应见笑”一词,传达了作者对于他人的看法并不在意,他坚持自己的审美标准。
风情不簿是尧夫:
这句话是整首诗词的精华所在。作者用“风情不簿”来形容自己的行为和品味,暗示自己的高尚风范和超凡脱俗的品质。尧夫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贤君主,这里用来比喻作者自己的品质高尚和与众不同。
通过这首诗词,邵雍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钟爱和对自身独特品味的自信。他不在乎他人的嘲笑,坚持追求自己认为美的事物。这种追求独特而高尚的品味是作者对古代圣贤的一种想象和追求。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独特视角和对美的追求。
穹谷郁盘纡,河濒陕北隅。泉流涓不绝,冈势俨相扶。初旭纷高下,空烟似有无。石滩醒耳快,峤树窣云孤。天霁岚光活,人稀草色苏。牧儿歌自若,樵子远相呼。坏道傍连傅,空城右指虞。穷岩今寂寞,蔓草只荒芜。野店寒餐涩,山程瘦马瘏。物华供兴趣,亦足墀崎岖。
马蹄腾踏去如流,雨止车尘凝不浮。驿道夷平桑柘美,人言从此属皇州。
桧今老矣何兢兢,樛枝下屈如不胜。左松右柏非尔朋,繁霜茂雪徒骄矜。鞠躬不敢骞其肱,午阴凄凄绿鬅鬙。六月爽气飞秋冰,萦纡茂密罗附藤。猿猱臂绝愁难升,老龙衔雨将飞腾,矫首欲举逄饥鹏。
四海棠为客,三春却倦游。能飞归不得,虽去有可求。故国三千恨,行人万里愁。年来风过耳,无泪与君流。
独占龙冈部,深持虎节居。尽心敷吏术,含笑掩兵书。礼饰华缨重,才牵雅制馀。茂阴延驿路,温液逗官渠。南亩行春罢,西楼待客初。瓮头开绿蚁,砧下落红鱼。牧伯风流足,輶轩若涩虚。今宵铃阁内,醉舞复何如。
偶向树中见,知从水际生。叶翻寒不定,云去意无成。乱石流泉影,空山落子声。当年眉黛在,定见可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