踯躅来千里,崎岖为一饥。
客情方惨惨,雪意又垂垂。
万事岂无命,百穷宁坐诗。
前贤有如此,而汝欲何为。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同子肃过玉汝饮题玉汝壁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踯躅来千里,崎岖为一饥。
客情方惨惨,雪意又垂垂。
万事岂无命,百穷宁坐诗。
前贤有如此,而汝欲何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困苦和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旅途中的辛苦和飢饿,客情悲凉,雪意凝结。作者认为万事皆有命运所制,但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持创作诗歌。他以此来表达对古代先贤的敬仰,并质问现在的读者,你们有何作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生活的困苦。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千里跋涉的艰难和飢饿的痛苦,以及客情的悲凉和雪中的寒冷,表达了对生活中困境的深刻认识。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思考。他认为人的一切事物都受到命运的支配,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都是命中注定。然而,即使在困境中,作者仍然坚持写诗,认为创作诗歌是一种超越命运束缚的表达方式。
最后两句诗是作者对读者的质问,他借古讽今,以前贤的作为来对比现在的读者,暗示读者们应该有所作为,不应被困境所压制,而应像古代先贤一样,积极面对困境,追求真理和价值。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同时呼唤读者们积极面对困境,追求理想和价值。它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茫茫东海东,古洞石玲珑。蓬岛三山近,华夷一水通。鱼龙多变化,日月自虚空。此境元非幻,人心隐显中。
衣以青为色,谓如天骨青。近年全不食,饮水自通灵。心信生狂语,清羸改俗形。半空仙乐奏,曾向静中听。
惊忧度岁月,靡觉佳序临。玉露破金菊,方知秋气深。
胡儿吹角汉城头,月皎霜寒大漠秋。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
道山西下路,杳杳历重廊。地寂闻传漏,帘疏有断香。渠清水马健,屋老瓦松长。欲出重欹枕,无何觅故乡。
欲话趋时首重骚,因君倍惜剃头刀。千般贵在能过达,一片心闲不那高。山叠好云藏玉鸟,海翻狂浪隔金鳌。时应记得长安事,曾向文场属思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