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如公乃作州,不知谁合至公侯。
清名不与官称等,颇解天公用意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投曾秀州逢四首》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物如公乃作州,
不知谁合至公侯。
清名不与官称等,
颇解天公用意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才出众的公卿辞官后来到秀州,但不知道有谁会再次提拔他为公侯。虽然他的名声不与官职等同,但他对于天公的用意却有一定的理解。
赏析:
《投曾秀州逢四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疑惑和对命运的思考。诗中的“人物如公乃作州”指的是一个有才华的人,经历官场后来到了秀州。然而,他并不知道是否还会有机会被提拔为公侯,显示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感。
诗中提到,“清名不与官称等”,暗示作者认为清白的名声并不等同于官职的晋升,官场中的升迁往往与其他因素有关,才干和清廉并不一定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最后两句“颇解天公用意不”,表达了作者对天命的理解。尽管作者不确定自己的未来,但他相信自己的经历与命运都有其意义和用意,这种对天道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通过对官场的描写,表达了对命运的不确定和对清廉的赞美。赵蕃以深刻的洞察力和准确的表达,让读者在简短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东风入雕槛,百卉无不花。一经造化手,各若矜春华。主人最好事,护养从萌芽。浇灌与封植,恩光无等差。其间一本尤所喜,欲售千金贵无比。君不见洛阳好事丞相家,曾剪姚黄贡天子。
江南十兄弟,长被时一共。梦时各自境,独与君同梦。
微雨散芳菲,中园照落晖。红树摇歌扇,绿珠飘舞衣。繁弦调对酒,杂引动思归。愁人当此夕,羞见落花飞。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浩歌清兴发,放意末礼删。是时岁云暮,微雪洒袍斑。吏退迹如扫,宾来勇跻攀。台前飞雁过,台上雕弓弯。联翩向空坠,一笑惊尘寰。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