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扶照水弄春柔,发似矜夸歛似羞。
碧合晚云霞上起,红争朝日雪边流。
我无丹白知如梦,人有朱锐见即愁。
疑此冶容诗所忌,故将樛木比绸缪。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酴醾金沙二花合发》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相扶照水弄春柔,
发似矜夸歛似羞。
碧合晚云霞上起,
红争朝日雪边流。
我无丹白知如梦,
人有朱锐见即愁。
疑此冶容诗所忌,
故将樛木比绸缪。
中文译文:
彼此相互携手来到水边,轻柔地嬉戏。
发饰看起来既自负又谦逊。
晚霞与云彩交相辉映,争奇斗艳,
晨曦洒下,如同雪花飘落在水边。
我不知道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
人们对于华丽的外表只会感到忧愁。
或许,这种妆饰在诗词中被视为忌讳,
因此,我用樛木来比喻它们,将其隐藏起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以水景为背景的场景,表达了对于华丽妆饰和外表虚饰的思考和疑惑。诗人通过描绘两人相互携手在水边嬉戏,表达了柔和、轻盈的氛围。发饰被形容为自负而谦逊,既矜夸又羞涩,暗示了对于外表的复杂态度。
接着,诗人描绘了晚霞和云彩的美丽景象,以及朝阳照射在水中雪花飘落的画面。这些描写暗示了华丽和美丽的表象之下,存在着争斗和竞争。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于真实和虚幻的迷惑。他说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而人们对于华丽的外表却感到忧愁。诗人疑惑地认为,也许华丽的外表在诗词中被看作是忌讳的,所以他用樛木来比喻它们,并将其隐藏起来。
这首诗词通过对于华丽和虚饰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外表和真实性的思考和质疑。诗人通过水景和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于人们对于外表的态度的暗示,传达了一种对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矛盾和困惑的情感。整首诗词意境优美,文字精炼,给人以深思。
夔子巴峡冲,风物异蜀境。城居版作屋,江汲地无井。四郊乏平原,冢墓缘山岭。人传蚯蚓瘴,俗饮茱萸茗。女妇尽背篮,老弱多垂瘿。试问何所因,食彼山泉冷。岩栖固不少,亦有长细颈。似闻此土人,其性皆悍犷。胸中忿畜者,甕盎成项领。是说理有之,云胡不自省。我来适夏初,端坐
清明过后日初迟,春服成时瑟渐希。浪蕊总随流水远,名花独待羽觞飞。催开已奏清平调,唱彻犹须金缕衣。活火新泉太清绝,何如沉醉咏而归。
海上风雨来,掀轰杂飞电。登楼一凭槛,满眼蛟龙战。--陆龟蒙须臾造化惨,倏忽堪舆变。万户响戈鋋,千家披组练。--皮日休群飞抛轮石,杂下攻城箭。点急似摧胸,行斜如中面。--陆龟蒙细洒魂空冷,横飘目能眩。垂檐珂珮喧,扌暴瓦珠玑溅。--皮日休无言九陔远,瞬息驰应遍。密处正
人闲宜岁晚,道者访幽期。独与寒山别,行当暮雪时。 ——皇甫曾柏台辞汉主,竹寺寄潜师。荷策知君待,开门笑我迟。 ——皎然暮阶县雨足,寒吹绕松枝,理辩尘心妄,经分梵字疑。 ——郑说久承黄纸诏,曾赋碧云诗。然诺惊相许,风流话所思。 ——崔子向筌忘心己默,磬发夜何其。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唐史不闻刘嗣之,空传短李旧歌诗。高亭毁尽唯存记,犹有区区父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