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园支遁隐,虚寂养身和。
春晚群木秀,间关黄鸟歌。
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
炎月北窗下,清风期再过。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晚春题远上人南亭》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首诗歌主要描述了孟浩然给遁隐于南亭园的友人园支遁赋予的虚静生活和养身之道。他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及园内居士养竹,军鹅游池的情景。整首诗以一种淡淡的宁静和恬逸的氛围贯穿始终。
中文译文:
给远在亭上的园支遁
南亭园中空室寂静,让我重拾虚静生活。
春天晚霞下群木展现秀美,黄鸟间或报以歌唱。
居住林中的居士种满了竹子,池塘里饲养了一群鹅。
夜晚,我在北窗下望着明亮的月光,迎接清风再次来到。
诗意和赏析:
《晚春题远上人南亭》传递了孟浩然追求宁静、远离尘世的生活态度。他在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通过描述园中的植物和动物,表现了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状态。诗人通过写景、寄托和对比等手法,展示了一种追求宁静与恬逸的生活理念。
整首诗以虚静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园支遁是孟浩然的朋友,他在南亭园中过着虚静的生活,将返璞归真的理念融入生活。诗人通过描绘园支遁的生活情景,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羡慕和向往。
诗中的春景细腻而美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通过描述群木秀美和黄鸟的歌唱,诗人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活跃。同时,诗中还描绘了园中的竹子和鹅的养殖情景,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整首诗以清丽淡雅的语言表达了对宁静、远离尘嚣的向往,以及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叹。同时,通过描述园支遁的生活情景,诗人传达了一种追求宁静生活、回归自然的情感。这种情愫透过诗人的笔触,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与恬逸的感受。
岫云休怪此行徐,出处家风本俗如。当任宣尼无俟驾,肯辞孟子范驰驱。如金岁月人奔竞,似玉行藏我卷舒。极目冥鸿挥绿绮,忘情鱼鸟尽江湖。
王郎天下士,中和自生禀。澹然初无营,见者辄敛衽。幕中资婉画,处事极精审。与人如恐伤,律己渊冰懔。深恐马骇舆,要使鸮食葚。一寸忧国心,几年不甘寝。此意大未酬,退静若已甚。使之行所学,庶几人奠枕。向来孰间之,未免斯立噤。川泳而云飞,赖有东阳沈。露章极推毂,分韵
剑刃翻身犹是钝,屋头问路太无端。楚鸡不是丹山凤,何必临风刷羽翰。
鸣不择上林,栖不依华屋。雄飞各呼雌,翩翩自相逐。渴饮野田水,饥啄野田粟。一饮一啄能几何,慎勿远飞投网罗。君不见金笼老鹦鹉,向人空作闲言语。
老来已谢著书忙,但向清游访睡乡。寄语深师与包叟,可无客枕假云堂。
绿树覆沧浪,高斋敞夕阳。鸟殊闻法曲,花故忆明妆。碧酒衔风急,清琴拂水长。况逢岩壑侣,同醉白云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