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舆当日到莆阳,盛事于今语未央。
教子延师如学校,挥金提路作康庄。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傅仲斐生母李氏》是宋代陈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版舆当日到莆阳,
盛事于今语未央。
教子延师如学校,
挥金提路作康庄。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陈宓挽傅仲斐生母李氏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画面,版舆当日到达莆阳,这是一桩盛大的事情,至今人们还在谈论不已。傅仲斐的母亲李氏非常重视教育,她延请良师教导自己的子女,就像是一所学校一样,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让孩子们走上成功之路,她不遗余力地提供金钱和资源,以创造一个幸福繁荣的家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傅仲斐的母亲李氏为子女教育所做的努力和奉献。诗人通过描述李氏的教育理念和行动,表达了对她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中的“版舆当日到莆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重要人物的到来,意味着李氏的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诗句中的“盛事于今语未央”传递出人们对李氏的赞誉之词,她的教育成就仍然在人们的口中流传。诗中的“教子延师如学校”和“挥金提路作康庄”表达了李氏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她不仅聘请了优秀的教师,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希望孩子们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走向成功和幸福的未来。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李氏为子女教育所做的努力和付出,表达了对她的赞美和敬仰之情。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宋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家庭教育的力量,同时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楼迥星河转,宵残鼓角催。重门和月锁,寒梦绕花回。
百忧常与事俱来,莫把胸中荆棘栽。但只熙熙闲过日,人间无处不春台。
老色日上面,欢情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今犹未甚衰,每事力可任。花时仍爱出,酒后尚能吟。但恐如此兴,亦随日销沉。东城春欲老,勉强一来寻。
诵君盈轴三山咏,唤起前回二纪游。老我无因重一到,时将佳句洗昏眸。
赣江当日血成川,谁肯身驰不测渊。尺檄约降诸峒静,单车禽畔一城全。带刀俗染惟新化,横槊诗刊第几编。想与元龙谈世事,亦怜疏拙老林泉。
原思非病贫何患,回也虽贫乐有加。岁晚与谁同此味,梅花深处是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