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皖口寄怀前太平守陈公度》

常爱东陵早拂衣,我行曾不叩荆扉。
凭君天柱峰头望,看我扁舟几日归。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皖口寄怀前太平守陈公度》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常爱东陵早拂衣,
我行曾不叩荆扉。
凭君天柱峰头望,
看我扁舟几日归。

诗意:
这首诗词是晁补之寄给前任太平守陈公度的思念之作。诗人表达了自己常常在东陵早晨起身时,不必敲门就能离开的自由自在。他寄望着陈公度能站在天柱峰上远望,看着他的小船几天后归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东陵的自由自在和离别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和渴望得到友人的关注和思念。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诗人将自己的感受与友人的关系相结合,增强了诗词的情感共鸣。

诗中出现的“东陵”是指诗人所在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山区或乡村。诗人常爱在清晨起身时的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不必受到拘束和束缚。诗中的“荆扉”是指门扉,诗人在离开时不必敲门告别,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离别并不是突然的,而是经过沉思和决定的。

诗人希望陈公度能够站在天柱峰上远望,这里的“天柱峰”可能是陈公度所在的地方的地标或高地,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陈公度能够在高处眺望,观察诗人的离去和归来。通过这种期盼,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希望友人能够关注自己的归程。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和期待,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诗人的温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诗词传达出一种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友情的牵挂。

  • 《满庭芳 寄段录事孙助教道友等》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如同干句家缘。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 《念奴娇(张仲钦提刑行边)》

    弓刀陌上,净蛮烟瘴雨,朔云边雪。幕府横驱三万里,一把平安遥接。方丈三韩,西山八诏,慕义羞椎结。梯航入贡,路经头痛身热。今代文武通人,青霄不上,却把南州节。虏马秋肥雕力健,应看名王宵猎。壮士长歌,故人一笑,趁得梅花月。王春奏计,便须平步清切。

  • 《晚行竹山道中》

    山瘦溪如练,丹青见亦稀。乱鸦将景过,孤鹜带霞飞。秋色此时老,故园何日归。西风吹独立,搔首怯征衣。

  • 《酬韦渚秋夜有怀见寄》

    萧条良夜永,秋草对衰颜。露下鸟初定,月明人自闲。独悲无旧业,共喜出时艰。为问功成后,同游何处山。

  • 《踏云行》

    遍室清凉,满堂功德。四方八表无遮塞。灵光万道出昆仑,人前岂敢夸仙格。缄口无言,灰心有则。姓名已录华胥国。逍遥自在看长安,金花

  • 《绿筠轩旧在於潜寂照寺今移立县治之东竹间凿》

    按图得此已欣然,胜趣何尝有变迁。一把香茅千个玉,不妨邂逅揖苏仙。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