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也岷峨秀,钟为柱石臣。
直声留谏纸,硕望压朝绅。
群议王师锐,孤忠主听陈。
天其昌我宋,尧舜致君民。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李楼山观文三首》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展也岷峨秀,钟为柱石臣。
直声留谏纸,硕望压朝绅。
群议王师锐,孤忠主听陈。
天其昌我宋,尧舜致君民。
诗意:
这首诗词以山水景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和朝政的关切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山峰的高耸壮丽、钟声的威严压倒朝臣,以及作者直言不讳、忠言逆耳的形象,表达了他希望国家能够兴盛昌盛,君主能够聆听忠言的愿望。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美好愿景,希望国家能够达到太古时代的尧舜治世之功。
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水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山峰雄伟壮丽的景象。同时,诗中的钟声象征着威严和权威,寓意着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追求。作者以直言不讳的态度,表达了对时局和朝政的担忧,希望君主能够听取忠言,进行明智的决策。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将希望寄托在传统尧舜时代的治世上。整首诗词气势恢宏,寓意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社会伦理的关注和思考。
圣学家傅自有师,更罗英俊侍经帷。治功尚论唐虞际,政体宁甘汉晋卑。猥向梁园陪末坐,敢凭尧历记佳期。羞囊已辨诗千首,准拟年年荐寿卮。
丈人居水南,未省价高索。平生丘壑事,长啸天宇窄。舍榜五株柳,宛是陶家宅。舍南数亩园,似与人境隔。方须漉酒巾,渐喜扶老策。以兹不愿仕,偶然似彭泽。青松手所种,抚之无愧色。都忘岁月徂,不受霜霰迫。是身等浮云,术也可不择。持此百年间,常恐中道画。旷哉遗世情,遇我
别访难遽了,不知寒夜长。回灯撤杯案,抱被宿船仓。载听远鸡唱,稍分征雁行。临风满掬泪,吹落一襟霜。
去岁投荒客,今春肆眚归。律通幽谷暖,盆举太阳辉。喜气迎冤气,青衣报白衣。还将合浦叶,俱向洛城飞。
壮游几度上南楼,今度重来二十秋。俯仰之间只犹昨,登临何处是无愁。好山常在世青眼,此水如斯人白头。老兴未阑明月上,归欤笠泽有扁舟。
旋插杉枝蔽晓曦,缓摇轻箑自融怡。调琴不用求成曲,得句何须凑作诗。无复趋炎同褦襶,但能寻睡学希夷。太仓日食五升米,老矣不嫌人更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