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古君子,公家贤主人。
一门常旅拜,三世极情亲。
遗事今谁问,知心莫重陈。
上林烟草绿,千里倍伤神。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莫子晋丈》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已故亲人莫子晋丈的悼念之情,以及对于人世间亲情的珍视和感叹。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吾父古君子,公家贤主人。
一门常旅拜,三世极情亲。
遗事今谁问,知心莫重陈。
上林烟草绿,千里倍伤神。
这首诗词充满了深情和哀思。诗人孙应时首先提到了他的父亲是一位古风高洁的君子,他在家庭中是一位贤明的主人。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一家人常常迁徙寄居的境况,但无论怎样,他们三代人之间的亲情是极其深厚的。
诗词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于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他问道,现在谁还会询问已逝亲人的事迹,谁还会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他深知,真正了解亲人的心意是无法再重复陈述的。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一片青翠的上林中,眺望着远方,却倍感伤神。这里的上林可以理解为景色优美的地方,烟草绿指的是植物的繁茂,给人一种安宁和宁静的感觉。然而,诗人的内心却倍感伤痛,可能是因为他回忆起已逝亲人的情景,引发了深深的悲伤。
整首诗词通过对于亲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它以简洁的语言、情感真挚的词句,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一声黄鹄夜深归,栖雀惊鸣触殿扉。北斗半垂楼阁外,风旛浑欲上云飞。
乡里千山月,尘埃两鬓星。秋声虽是爽,客耳不堪听。多泪风前烛,孤明竹外萤。吟蛩更亡赖,终夜几曾停。
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已上印书通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重来鸥阁晓,帆影涨新晴。倚槛云来去,闭帘花送迎。江湖春汗漫,岁月老峥嵘。手把忘忧草,夔夔绕太清。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节应清和候,郊宫事洁羞。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