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三千字,声名五十秋。
士元才展骥,李广不封侯。
香火犹强健,笙歌足燕休。
如何早仙去,寒日惨山丘。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南康冷知军》是宋代孙应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南康冷知军》中文译文:
礼乐三千字,
声名五十秋。
士元才展骥,
李广不封侯。
香火犹强健,
笙歌足燕休。
如何早仙去,
寒日惨山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对南康冷知军的挽歌,展现了对知军生平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中首先提到"礼乐三千字,声名五十秋",指的是南康冷知军在官场上的辉煌成就,他受到了来自礼仪和音乐方面的赞誉,声名在政治舞台上持续了五十年之久。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南康冷知军的比喻来强调他的才华和气节。"士元才展骥,李广不封侯",将他比作一匹才华横溢的骏马,李广则是指李广不因功绩而得到封侯的典故。这里表达了南康冷知军的才华出众,但并未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奖赏。
诗中的"香火犹强健,笙歌足燕休"描绘了知军所在的地方依然繁荣富庶,香火鼎盛,笙歌不断,但知军已经离开,不再享受这一切。最后两句"如何早仙去,寒日惨山丘"表达了诗人对知军早逝的惋惜之情,他的离去如同阳光的消逝一般,给人留下了荒凉和寂寞的山丘。
这首诗词通过对南康冷知军的赞颂和思念,表达了对他才华横溢、不被封侯和英年早逝的痛惜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南康的繁荣和离去后的荒凉,展示了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让人感叹人事如梦,生命如花。该诗词既表达了对逝去英才的悼念,又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一声黄鹄夜深归,栖雀惊鸣触殿扉。北斗半垂楼阁外,风旛浑欲上云飞。
乡里千山月,尘埃两鬓星。秋声虽是爽,客耳不堪听。多泪风前烛,孤明竹外萤。吟蛩更亡赖,终夜几曾停。
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已上印书通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重来鸥阁晓,帆影涨新晴。倚槛云来去,闭帘花送迎。江湖春汗漫,岁月老峥嵘。手把忘忧草,夔夔绕太清。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节应清和候,郊宫事洁羞。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