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沈提刑》

金马堂堂有陆沉,斯人出处可重寻。
豸冠议论回天力,绣节平反念母心。
一代师承无别派,百年朋旧托遗音。
便当佳传磨苍翠,桐桂森然欲出林。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沈提刑》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马堂堂有陆沉,
斯人出处可重寻。
豸冠议论回天力,
绣节平反念母心。
一代师承无别派,
百年朋旧托遗音。
便当佳传磨苍翠,
桐桂森然欲出林。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沈提刑的挽歌之情。沈提刑是作者重要的朋友,他的离世使作者感到悲痛和失落。诗中表达了对沈提刑的赞美和怀念,以及对他的才华和品德的称赞。通过诗词,作者展示了自己对友谊和传承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追忆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首句“金马堂堂有陆沉”,以堂堂之势描绘了沈提刑的形象,金马象征着威严和荣耀。接着,“斯人出处可重寻”表达了对沈提刑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诗中提到的“豸冠”是古代官员佩戴的一种头冠,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才华。诗中的“议论回天力”和“绣节平反念母心”表达了沈提刑在公正与仁爱方面的卓越表现。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沈提刑的传承和友谊的思考。“一代师承无别派”指出沈提刑在法律界的学术传承方面独树一帜,没有比他更出色的后继者。“百年朋旧托遗音”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百年间友情的珍惜和对沈提刑精神遗产的承托。

最后两句“便当佳传磨苍翠,桐桂森然欲出林”通过描绘桐树和桂树的景象,表达了对沈提刑精神传承的期望。桐树和桂树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比喻,代表着高尚的品德和文化。诗人希望沈提刑的精神能够得到传承,茁壮成长,影响更多的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提刑的赞美和怀念,展示了作者对友情和传承的思考。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诗人表达了对沈提刑崇高品德和卓越才华的赞美,以及对他精神遗产传承的期望。这首诗既是对逝去朋友的悼念,也是对友谊和传统价值的颂扬。

  • 《居家》

    居家到底胜居官,啼鸟声中昼掩关。待得小园花落尽,更须移酒对青山。

  • 《王评事驸马花烛诗》

    万条银烛引天人,十月长安半夜春。步障三千隘将断,几多珠翠落香尘。一人女婿万人怜,一夜调疏抵百年。为报司徒好将息,明珠解转又能圆。人主人臣是亲家,千秋万岁保荣华。几时曾向高天上,得见今宵月里花。比翼和鸣双凤凰,欲栖金帐满城香。平明却入天泉里,日气曈曨五色光。

  • 《和仲巽过古北口杨无敌庙》

    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威信仇方名不灭,至今奚虏奉遗祠。

  • 《西溪书事》

    卑栖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蒙叟自当齐黑白,子牟何必怨江湖。秋天响亮频闻鹤,夜海曈曨每见珠。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

  • 《上元》

    月华未上鼓声喧,又向山阴过上元。五岁镜湖才一熟,今年灯市始应烦。留连昼景通三夜,呼吸阳和达九门。游客不知千古意,看人看火漫奔奔。

  • 《眼暗》

    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