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云帆万里风,元歌来哭旧江东。
梁城皓鹤千年恨,蜀垄青松一梦空。
滏水波声天地远,灞陵山色古今同。
碑阴且刻东坡语。
勋烈将收国史中。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挽史太君词》是宋代李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吴楚云帆万里风,
元歌来哭旧江东。
梁城皓鹤千年恨,
蜀垄青松一梦空。
滏水波声天地远,
灞陵山色古今同。
碑阴且刻东坡语,
勋烈将收国史中。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史太君的挽歌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吴楚云帆飘荡于万里风中,元歌悲泣于旧时江东,表现了史太君的伟大功绩和悲壮遭遇。梁城皓鹤的千年恨意味着历史的沧桑变迁,蜀垄青松的一梦空则表达了历史的虚幻和无常。
诗中的滏水波声、灞陵山色是具体的地理景观,通过它们的描绘,诗人将历史的悠远与现实的相似联系起来,表达了历史的延续性和连续性。
最后两句“碑阴且刻东坡语,勋烈将收国史中”表达了作者对史太君的敬仰之情。碑阴刻着东坡的诗语,显示了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和传承。而将史太君的勋烈纳入国史之中,则彰显了史太君的伟大价值和地位。
整首诗词通过对历史景观、人物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史太君的悼念、赞颂和敬仰之情,展现了历史的延续和传承的主题。
海馔糖蟹肥,江醪白蚁醇。每恨腹未厌,夸说齿生津。三岁在河外,霜脐常食新。朝泥看郭索,暮鼎调酸辛。趋跄虽入笑,风味极可人。忆观淮南夜,火攻不及晨。横行葭苇中,不自贵其身。谁怜一网尽,大去河伯民。鼎司费万钱,玉食罗常珍。吾评扬州贡,此物真绝伦。
晓起微凉病骨苏,国香和露到贫居。我今不向当门种,免被时人取次锄。
有客相傅群暑芳,采莲不用采花房。绿盘擎重盛珠露,碧管虚中溜玉浆。象鼻卷风随手曲,良脐入水透肌香。醒来忽忆涪翁句,摘贯分甘共母党。
鸾凤分飞海树秋,忍听钟鼓越王楼。只应霜月明君意,缓抚瑶琴送我愁。山远莫教双泪尽,雁来空寄八行幽。相如若返临邛市,画舸朱轩万里游。
凌虚风马来无迹。水净山光出。松间孤鹤睡残更。唤起缑箫飞去、与云平。新亭聊共丰年悦。一醉中秋月。江山拟作画图临。乐府翻成终胜、写无声。
白石峰犹在,桥横一径微。多年无客过,落日有云归。水净苔生发,山寒树著枝。如何方广寺,千古去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