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石应之提刑》

芹泮清灯夜,山亭皂盖春。
重更双使节,总为两淮民。
德意人人浃,工夫事事新。
帝城车马外,才此寄经论。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石应之提刑》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芹泮清灯夜,山亭皂盖春"描绘了芹泽清澈的夜晚和山亭上层层叠叠的春色。这里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清灯夜与皂盖春相呼应,形成了诗词的意境。

诗词的下半部分"重更双使节,总为两淮民。德意人人浃,工夫事事新。帝城车马外,才此寄经论"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提到了"双使节",意味着他本人是在公事忙碌之中写下这首诗的。他强调了自己的责任感,总是为两淮的百姓着想。他认为,无论是在德行还是在思想上,人们都应该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他将这首诗寄托在帝城之外,表达了他对于经世之道的思考和寄望。

整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期望。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自己的责任感,传达了他对于人们应该追求德行和进步的观点。这首诗词融合了自然景物和社会责任,展现了孙应时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于追求进步和改善社会的思考。

  • 《大江西上曲(寄李宝夫提刑,时郊后两相皆乞归)》

    大江西上,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

  • 《句》

    沙鸥背人去。

  • 《狗子无佛性》

    铁壁银山,一箭穿过。潦倒赵州,口能如祸。

  • 《甲午元日》

    瑶极青阳献,璇宫紫气氲。晴光千嶂合,阳脉百泉分。门戟开黄道,台书得庆云。青归江柳染,红入圃梅芬。花颂回三朔,糕盘□五辛。春杯吹绿酒,不遣瘁颜醺。

  • 《蔡忠惠家书帖赞》

    家书正所以寄情之真,徒得观笔力之神,又以见公之褆身。予汇而藏,以警夫人。

  • 《依韵和孙秀才朱长官见寄二首同韵》

    古来富贵蹈危机,乐性安贫莫谓非。未及功名苍鬓改,欲从疏懒五湖归。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