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眸犹远眺,惟恨鬓霜侵。
稻色云连亩,桂香风满襟。
野桥横落照,晚磬出幽林。
牧笛数声外,明霞襯碧岑。
卫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理宗淳祐间曾爲朝官,出知常州。未几,“自毘陵投绂归垂三十载”(本集卷五《刘葯庄诗集序》)。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年逾八十。有《秋声集》,都爲退居后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张之翰序。 卫宗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馆臣漏辑诗三首,附于卷末。
《晚眺》是宋代诗人卫宗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弱之人在黄昏时分远眺景色的情景。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上,我凭病弱的双眼远远地望着远方,只可惜我的鬓角已被霜雪侵袭。稻田的颜色像云一样连绵无尽,桂花的香气如风一般弥漫在我的衣襟上。野桥横在落日的余晖下,晚钟声从幽深的林中传来。牧童的笛声时而飘荡在远处,明亮的霞光映衬着青天上的山峰。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色和情感表达了病弱者内心的寂寥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作者以病弱之身,用远眺山水的方式来抚慰自己的心灵,表达了对生活中种种痛苦和困难的不屈与坚持。
诗中的景色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描述稻田的颜色、桂花的香气、野桥的景象和晚钟的声音,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画面。这些景物与病者内心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另外,诗中的牧笛声与明霞的描绘,给人一种寂静而宁谧的感觉。牧笛的声音在山野间回荡,与晚霞的余晖相映成趣,使整首诗的氛围更加宁静、恬淡。这种平和的氛围与作者身处的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美好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视。
总的来说,卫宗武的《晚眺》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病弱者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希望的追求。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情感表达,使人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温暖,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雨行不转首,岂即真良图。二年望乡国,得归不暇徐。徒隶悉此意,颇作竭蹷趋。冲泥傍险地,亦复歌载涂。使君卓旌旆,小燕留僧居。一杯酹龙公,庶或辅相予。捧着觞一再,霁色明桑榆。安寝俟清晓,办装无滞濡。有祷必其应,显幽无乃拘。夸诩讳天幸,此理良自诬。
寒夜阻良觌,丛竹想幽居。虎符予已误,金丹子何如。宴集观农暇,笙歌听讼馀。虽蒙一言教,自愧道情疏。
身如传舍任西东,夜榻荒邮四壁空。乡梦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淮南火后居民少,河北兵前战鼓雄。万里别离心正苦,帛书何日寄归鸿。
不忍将身配象奴,手提麦饭祭亡夫。今朝武定桥头死,要使清风满帝都。
旱地奔雷,青天撒雨。六户不扃,龙无龙句。田地稳密底死汗迸流,妙用纵横底寒毛卓竖。万别千差透密机,撼动憨眠拄杖子。拄杖子喏,老老大大,百念灰寒,因甚被人唆使。只向道,四皓出商山,汉业归明主。
霜枯古树秋飒飒,枝间老猿罢腾踏。戏将长臂扑游蜂,半似相欺半相狎。冈峦高下路东西,由来异类不同栖。应怜野径穿花去,不作空山抱树啼。君不见场中有果房有蜜,共趁园林好风日。丁宁慎勿采桃花,留结山中千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