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识公兄弟,当年蜀两苏。
文章到宗匠,人物见规模。
谩有词垣用,终迟政府须。
世缘殊未了,忽复返清都。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挽汪义源舍人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要识公兄弟,
当年蜀两苏。
文章到宗匠,
人物见规模。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公兄弟的敬意和赞赏。他提到了当年在蜀地的两位才子苏轼和苏辙。他们的文学才华达到了宗匠的水平,他们的人品和品德也非常高尚,令人敬佩。
谩有词垣用,
终迟政府须。
世缘殊未了,
忽复返清都。
作者认为自己的词作虽然有一些用处,但最终却迟迟没有得到政府的重用。这也意味着作者对自己的才华和贡献并不满足。在世间,因为种种原因,作者与政府的缘分并没有结束,忽然间又回到了清都(京城)。
第二首:
公来何所忆,
吾道在南都。
虽故文献府,
方知政事初。
这首诗词中,作者回忆起公兄弟的过往,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他提到自己的道路一直在南都(指蜀地),虽然在文献府工作,却只是初步了解政事。
此诗词通过对当年才子苏轼和苏辙的赞美,以及对自己在政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反思,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政治和社会的一些不满和失望。整体上,这首诗词既有感怀往事的情绪,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和迷茫,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文字先生饮,?谓刘执中。?江山清献游。典刑传父老,樽俎继风流。度岭逢梅雨,还家指麦秋。自惭鸿雁侣,争集稻粱洲。野阔横双练,城坚耸百楼。行看凤尾诏,却下虎头州。君意已吴越,我行无去留。归途应食粥,乞米使君舟。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讵有青马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凡碁妙手不可得,纵横自在能消息。不贪利远施张,举措安详求爱力。曲须曲,直须直,打节斜飞防不测。潜思静虑一时间,取舍临进方便逼。牢己疆场煞三思,不骄不怯常翼翼。势输他,勿动色,暗设机筹倍雅饰。恒持自固最为强,尤宜闲暇心先抑。
花瘦水肥三月天,画桡双动木兰船。人家尽换新榆火,唯有垂杨带旧烟
正信风流不辱亲,高文还称掌丝纶。岂惟补衮须词伯,自是安邦出诤臣。岁晚已回松柏操,时来休爱水云身。欲为公寿倡优拙,戏遣商山四老人。
此是鄜州月,人间应更无。欲垂清夜泪,桂影莫扶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