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念宣和国势孤,上公元宰导人谀。
妖氛已觉前星暗,皇泽宁论少海枯。
谁谓玉华传玉座,共知青琐伏青蒲。
谗言一发堪流涕,祸在同升有鄙夫。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挽吴丞相》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追念宣和国势孤,
上公元宰导人谀。
妖氛已觉前星暗,
皇泽宁论少海枯。
谁谓玉华传玉座,
共知青琐伏青蒲。
谗言一发堪流涕,
祸在同升有鄙夫。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吴丞相(指宋代丞相吴敦)的追思和悼念之情。诗人在诗中回顾了宣和年间国家的困境和政权的动荡,以及吴敦作为宰相时面临的谗言和祸患。诗人感叹着时光荏苒,过去的辉煌已经消逝,而现在的权力斗争和谗言流言使得国家的前途黯淡,皇权的庇佑也难以期盼。诗人对吴敦的忠诚和无奈之情贯穿全词,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思考和对政治腐败的深深忧虑。
赏析:
《挽吴丞相》以凄婉悲切的笔调,展现了作者对吴敦的景仰与怀念之情。诗人在诗中以简练、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的政治风云和权力斗争,以及吴敦为官清廉、忠诚的品质。诗中提及了谗言流言对吴敦的诽谤和迫害,抒发了作者对吴敦遭遇的同情和无奈之感。整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时代背景的描绘,展现了政治腐败和权力纷争对国家和个人的破坏力,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担忧和忧虑。
诗词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悼念,揭示了政治黑暗和人性弱点,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警示。它以深邃的诗意和凄凉的氛围,展示了作者对历史悲剧的关注和对道德沦丧的忧虑之情。这首诗词对于揭示政治腐败的危害,提醒人们珍惜良善政治风气,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讲习岂无乐,鑽磨未有涯。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酒可陶吾性,诗堪述所怀。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
皇天老眼定何居,祸酷如公古亦稀。酖毒不令猜叔子,药家谁实死颜畿。人心纵险难清白,世变不磨真是非。毕竟若为书史册,暮江倚徙泪沾衣。
小艇争浮浦,幽人独倚扉。新泥添燕垒,细雨湿莺衣。葚紫桑新暗,秧青水正肥。欣然语邻父,投老得相依。
层层落落影团团,切忌当阳著眼看。直下有无俱不立,白漫漫又黑漫漫。
春来自分菊成坡,秋晚何妨日一过。喜色忽看眉上见,霜华应向掌中多。一枝须索蚁浮甕,三径从教雀可罗。坡下有泉唯可饮,西风吹鬓未应皤。
堂堂延阁老,遗范见期人。孝友传家旧,诗书用力新。人心危易失,圣学妙难亲。原勉思弘毅,求仁可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