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量尘埃外,功名慷慨中。
人怀不满望,身有未全功。
逸气犹惊眼,驰光息转蓬。
萧条古原上,松柏自号风。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向倅》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怀才不遇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境遇,表达了对功名成就和个人价值的思考和矛盾。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襟量尘埃外,功名慷慨中。
人怀不满望,身有未全功。
逸气犹惊眼,驰光息转蓬。
萧条古原上,松柏自号风。
这首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诗人描述了自己襟怀宽广,超越尘埃,但是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感到慷慨激昂。他怀揣的理想和抱负未能得到满足,个人的成就尚未完全实现。诗中用"逸气"和"驰光"来形容他的才华和抱负,暗示他的才情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这种潜在的才华已经引起了他自身的惊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努力和追求不得不减弱下来,就像疲惫的蓬草停止了飞扬。整个古原荒凉,只有松柏树在自己的呼号中表达了风的声音,这也可以被视为诗人内心的声音。
这首诗的赏析中体现了王洋对功名和个人追求的思考。他对功名的追求充满了激情和慷慨,但在现实中,他感到了一种无奈和沮丧。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相结合,表达了对人生的矛盾和追求的思考。
这首诗具有简洁明快的语言,意境深远。通过对个人命运和追求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抒发内心感受的方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想。
梅花五岭八桂林,青罗带绕碧玉簪。祥刑使都两唐裔,亲领诸生到洙泗。七星岩畔筑斋房,独秀峰尖作笔床。买书堆上天中央,海表学子来奔忙。中州淑气无间断,南斗文星方炳焕。君不见日南姜相曲江张,万古清风裂云汉。
战艺升环水,论诗得异闻。窥园仍旧隐,下马忽新坟。白社真投分,青灯忆离群。有书无子读,此事最怜君。
四海流传百轴刊,皤皤国老尚神完。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先秦伏胜看。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
象床宝帐悄无言,草得降书又几番?两表涕零前出塞,一官安乐老称藩。祠官香火三间屋,大将星辰五丈原。异代萧条吾怅望,斜阳满树暮云蘩。
客来草草治杯盘,道与家人勿惮烦。但要陶泓毛颍在,未为无以遗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