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吏晚已散,西园常访寻。
覆棋苔阁静,行药草桥深。
草色晴承屐,检阴密洒襟。
山蚿欲重赋,倚竹听清音。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晚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众吏晚已散,
西园常访寻。
覆棋苔阁静,
行药草桥深。
草色晴承屐,
检阴密洒襟。
山蚿欲重赋,
倚竹听清音。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晚上的景象。各位官吏已经散去,而作者常常来到西园游览。棋盘覆满了青苔,阁楼里静谧宁静。行走在通往草药园的小桥上,小草在晴朗的天空下依然茂盛。阳光透过竹林的缝隙,洒在作者的衣襟上。作者倚靠在竹子旁边,聆听着清脆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闲适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恬静和美好。
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元素,如苔藓、草木和阳光等,以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些自然元素,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的结构简洁明快,语言流畅自然。每个词语都恰到好处地描绘了景象,给人以直观的感受。通过对细节的把握,诗人细腻地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场景,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其中的静谧和美妙。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境和淡雅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舒适和怡然自得的心境,也可以从中体味到生活中细小而美好的瞬间。
圣学家傅自有师,更罗英俊侍经帷。治功尚论唐虞际,政体宁甘汉晋卑。猥向梁园陪末坐,敢凭尧历记佳期。羞囊已辨诗千首,准拟年年荐寿卮。
丈人居水南,未省价高索。平生丘壑事,长啸天宇窄。舍榜五株柳,宛是陶家宅。舍南数亩园,似与人境隔。方须漉酒巾,渐喜扶老策。以兹不愿仕,偶然似彭泽。青松手所种,抚之无愧色。都忘岁月徂,不受霜霰迫。是身等浮云,术也可不择。持此百年间,常恐中道画。旷哉遗世情,遇我
别访难遽了,不知寒夜长。回灯撤杯案,抱被宿船仓。载听远鸡唱,稍分征雁行。临风满掬泪,吹落一襟霜。
去岁投荒客,今春肆眚归。律通幽谷暖,盆举太阳辉。喜气迎冤气,青衣报白衣。还将合浦叶,俱向洛城飞。
壮游几度上南楼,今度重来二十秋。俯仰之间只犹昨,登临何处是无愁。好山常在世青眼,此水如斯人白头。老兴未阑明月上,归欤笠泽有扁舟。
旋插杉枝蔽晓曦,缓摇轻箑自融怡。调琴不用求成曲,得句何须凑作诗。无复趋炎同褦襶,但能寻睡学希夷。太仓日食五升米,老矣不嫌人更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