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耆旧久雕零,赖有夫君尚典刑。
持节有心吞朔骑,请缨无路报朝廷。
壮图落落嗟难合,末俗纷纷笑独醒。
坐蜕已超尘世去,空余遗像在丹青。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郑武子》是宋代吴芾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郑武子的境遇和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时代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中原耆旧久雕零,
赖有夫君尚典刑。
持节有心吞朔骑,
请缨无路报朝廷。
壮图落落嗟难合,
末俗纷纷笑独醒。
坐蜕已超尘世去,
空余遗像在丹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挽歌的形式哀悼了郑武子的逝去,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中原耆旧久雕零”,表达了中原地区古老文化的衰落和沧桑。耆旧指的是古老的事物,久雕零则表示这些事物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已经残破不堪。
接着,诗中提到“赖有夫君尚典刑”,夫君指的是郑武子,尚典刑表示他以正义和公平的法律来治理国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郑武子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他认为正是郑武子的存在,使得中原地区的法度仍然有所保留。
接下来的两句“持节有心吞朔骑,请缨无路报朝廷”,描述了郑武子希望能够为国家效力,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持节有心吞朔骑表示他怀有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但却无法得到朝廷的认可和机会。
接着的两句“壮图落落嗟难合,末俗纷纷笑独醒”,表达了郑武子追求理想的图谋最终落空的遗憾和无奈。壮图落落意味着他的伟大抱负未能实现,末俗纷纷则指的是尘世间琐碎的事物和俗务,笑独醒则是指别人对他的理想不屑一顾,嘲笑他的觉醒。
最后两句“坐蜕已超尘世去,空余遗像在丹青”,表达了郑武子已经超脱尘世的存在和他留下的形象在世人心中的永恒。坐蜕表示他已经超越了尘世的牵绊,丹青则指的是他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形象和记忆。
这首诗词以郑武子为象征,通过描绘他的遭遇和表达对时代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传达了作者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和遗憾的情感。它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于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共鸣和思考。
此中无他肠,饮少乃辄醉。眼眩力不支,便欲投床睡。顿空名利心,愿弃人间事。渊时千载上,当复知我意。
对言方有默,因默乃名庵。庵留默不遣,一物遂为三。龟扫泥中痕,正恐力弗堪。自问呵默者,了然成妄谈。
又携刀笔泛膺舟,蓝口风高桂楫留。还似郢中歌一曲,夜来春雪照西楼。
凉室无外响,空桑七弦分。所弹非新声,俗耳安肯闻。月落未终曲,暗中泣湘君。如传我心苦,千里苍梧云。
丙夜清光些子见,儿童惊喜强雄夸。阑珊高兴应无几,恰似春残看落花。
眼如胡僧之碧,口如老庞之吸。子云要伴玄草,添丁勿翻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