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胸怀壑与丘,琴山怀抱枕清流。
一区宅好真扬子,万卷书多似邺侯。
好客亦尝陪俎豆,诸郎殊不废箕裘。
人间俯仰成千古,痛念吾乡马少游。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主簿杨仲远诗》是宋代虞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居士杨仲远豪情壮志的胸怀和他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诗中提到的"琴山怀抱枕清流",表达了杨仲远心怀大志,像山一样包容自然之美,像流水一样清澈纯净。这一句意味深远,展现了杨仲远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清新纯洁的追求。
接下来的"一区宅好真扬子,万卷书多似邺侯",描绘了杨仲远的居住环境。他的住处被称为"一区宅",意味着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僻静之地。这里有丰富的书籍,使人联想到邺城的邺侯,邺侯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地方。这两句表达了杨仲远对于学问的渴望和热爱,他以邺侯为榜样,不断修习博览群书。
"好客亦尝陪俎豆,诸郎殊不废箕裘"这两句描绘了杨仲远的待客之道。他热情好客,亲自陪伴来客享用酒食。他对待客人的态度非常认真,不论是贵族还是普通人,他都不分贵贱,待之如宾。这种待人接物的品质使他备受赞誉。
最后一句"人间俯仰成千古,痛念吾乡马少游"表达了杨仲远对于人生的思考。他意识到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渺小,但他却对于故乡的马少游深感思念之情。这句诗意味深远,通过对马少游的怀念,表达了对于短暂人生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词以杨仲远为主题,通过描绘他的胸怀壮志、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学问的追求、待人接物的品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虞俦对于杨仲远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这首诗词在表达人情世故、人生哲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同时也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风范和价值观。
沙鸟浮还没,山云断复连。--高丽使棹穿波底月,船压水中天。--贾岛
丹凤哀鸣领九雏,雀飞饱食下平芜。寒窗拥褐兹晨卧,急鼓穿鞋旧日趋。客至渠能劳剥啄,赋成我岂寓乌无。说天更拟愚溪去,荣辱端知可罢呼。
南风驾小雨,群山净如沐。吾归及新凉,所历慰心目。轧轧柔橹鸣,卧见山起伏。推枕意悠然,还取我书读。平生领解处,於焉更三复。老矣百念疎,但欲斯熟。向来五岭游,日力半吏牍。小心了官事,终觉愧惸独。世路自险夷,人情费追逐。翩翩孤飞翼,息荫望林麓。
典谟训诰饱蟠胸,一字于君未有功。参到五行刘子政,转为三命李虚中。牛毛有底事非左,蜗角孰何人不东。肯自戚施相从臾,片言可送半生穷。
谢娘春晓,借贫家螺黛。须拗花枝与伊戴。傍妆台,见了已慰相思。原不分,云母船窗同载。丛祠灯火下,暗祝心期,众里分明并侬拜。尽说比肩人,目送登舻,香渐辣晚风罗带。信柔橹,呕哑拨鱼衣,分燕尾溪流,赤栏桥外。
棹郎催踏春溪舫,阻我辞君散木亭。江水未应春去涨,乡山偏向别时青。烟波钓艇新冲雨,河汉仙槎旧犯星。输与仙都吉居士,一帘山雨听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