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好,百事尽如如。
渴饮饥餐都属我,倒横直立总由渠。
更不要贪图。
三径里,恰好小茅庐。
种竹梅松为老伴,养龟猿鹤助清娱。
扣户有樵渔。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望江南》是一首宋代吴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望江南
家乡山好,百事皆顺如意。
渴饮饥餐,皆属于我自己。
无论是倒、横、直、立,都由我自己决定。
更不贪图其他。
在三径之内,刚好有一座小茅庐。
种着竹子、梅花和松树,作为我的老伴。
养着龟、猿和鹤,助我消遣。
扣住门户的人是樵夫和渔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家乡的美好景象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作者描述自己的家乡山水优美,一切事物都顺心如意。他在家中能够随心所欲地解渴、解饥,决定一切行动的方式也完全由自己决定。他强调自己不贪图其他事物,满足于简朴的生活。在家门附近,有一座小茅庐,里面种植着竹子、梅花和松树,它们成为了作者的伴侣。同时,他还养着龟、猿和鹤,与它们一起消遣时光。扣住门户的人是樵夫和渔夫,说明作者的家乡环境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赏析:
《望江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赞美,以及对简朴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他不追求物质财富和功名利禄,而是满足于过着自己喜欢的简单生活。茅庐、竹子、梅花、松树、龟、猿、鹤等形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喜爱和追求。
整首诗以家乡山水为背景,以家庭生活为主线,通过描述作者与自然相伴、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于安逸宁静、自主自由的向往。这种向往在宋代的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对于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都在这首诗词中得到了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于朴素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赞美,以及对于清静宁逸的生活态度的表达。
闭目藏真神思凝,杳冥中里见吾宗。无边畔,迥朦胧,玄景观来觉尽空。
渭入秦宫古,褎分蜀道难。泉声春雨後,月色晓程寒。蚕浴桑芽短,禽啼杏萼丹。从来称召杜,民俗在君安。
寒入疏蓬夜雪深,是非难辩口如喑。一官不幸有奇祸,万事但求无愧心。想像骑牛开画卷,丁宁回雁寄来音。传家一首冰壶赋,未信横舟竟陆沉。
松月冷飕飕,片片云霞起。匼匝[1]几重山,纵目千万里。溪潭水澄澄,彻底镜相似。可贵灵台物,七宝[2]莫能比。
桃李门墙万柳青,诗人茅屋独凄清。檐前古木无春叶,可怪乐风亦世情。
天将南北分寒燠,北被羔裘南卉服。寒气凝为戎虏骄,炎蒸结作虫虺毒。周王止化惟荆蛮,汉武凿远通孱颜。南标铜柱限荒徼,五岭从兹穷险艰。衡山截断炎方北,回雁峰南瘴烟黑。万壑奔伤溢作泷,湍飞浪激如绳直。千崖傍耸猿啸悲,丹蛇玄虺潜蜲蛇。泷夫拟楫劈高浪,瞥忽浮沉如电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