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开霁景,佳气此时浓。
瑞雪凝清禁,祥烟幂小松。
依稀鸳瓦出,隐映凤楼重。
金阙晴光照,琼枝瑞色封。
叶铺全类玉,柯偃乍疑龙。
讵比寒山上,风霜老昔容。
王涯〔唐〕(764~835))字广津,太原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
唐元和三年(808年),王涯的外甥皇甫諟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参加制举贤良方正科策试,因“指陈时政得失,无所避”,得罪了当朝宰相李吉甫。王涯也因“坐不避嫌”,褫夺翰林学土之职,贬出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司马,后迁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元和五年(810年),王涯奉召回京,历任吏部员外郎、工部侍郎、知制诰等官职,扑再入为翰林学土,受封清源县男。 王涯文思清丽,风格雅正古朴,永贞(唐顺宗年号)、元和年间的诏令,多出自他的手笔。当时,士大夫们结党营私,互相倾轧,而王涯独以“孤进自树立”,深揖唐宪宗信任,“数访逮,以私居远,或召不时至,诏假光宅里官第,诸学士莫敢望”。元和十一年(816年),王涯担任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为讨伐淮西(今河南汝南)藩镇吴元济,执政大臣裴度、李逢吉等为和战问题斗争得非常激烈,在此事关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上,身为宰相的王涯竟不发一言,元和十三年(819年)因“循默不称职”罢相。
唐穆宗、敬宗在位的数年间,王涯在朝任职时间较短,较长时期在剑南东川(治在四川绵阳)和山南西道(治在陕西汉中)任节度使。王涯在东川时,针对吐蕃的严重威胁,曾上疏唐穆宗。建议“实边兵,选良将,明斥堠,广资储”,并特别建议朝廷应采取以回鹘牵制吐蕃的策略。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王涯奉诏自山南西道调回中央,任太常卿,主持制定了《云韶乐》。次年,王涯升任吏部尚书、检校司空、兼领盐铁转运使,掌握了唐朝的财政大权。自宪宗朝平定淄青10余年来,淄青属州的巨额铜铁税收,一直被观察使霸占。王涯把这笔数额达百万之巨的税利权归唐朝中央,为政府增加了一笔财政收入。
太和七年(833年),唐文宗任命王涯为宰相,进封代国公,食邑二千户。九年(835年)九月,王涯“奏致江淮、岭南茶法,增其税”。这项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遭到人民的反对。同年十一月,“甘露之变”发生,王涯等人仓惶逃出中书,在永昌里茶肆被禁军抓获,腰斩于子城西南隅独柳树下。他的全家遭诛灭,家产被没收,田宅入官,直到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王涯等人才被平反昭雪,追复其爵位]。
望禁门松雪
宿云开霁景,佳气此时浓。
瑞雪凝清禁,祥烟幂小松。
依稀鸳瓦出,隐映凤楼重。
金阙晴光照,琼枝瑞色封。
叶铺全类玉,柯偃乍疑龙。
讵比寒山上,风霜老昔容。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禁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诗中用瑞雪(象征吉祥)覆盖禁城的景象,以及独立于寒霜的松树,展现了皇室的尊贵与永恒。通过描写禁城的壮丽景色,诗人抒发了对帝王权力和皇家气象的向往与赞美。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禁城景象的细致描绘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对皇室的崇敬和景色的赞美之情。宿云开放,天空明朗,美丽的景色和愉悦的氛围充满了禁城。瑞雪覆盖禁城,给它增添了祥瑞的气息,而松树作为常青树的代表,象征着皇室的永恒与权力的长久。禁城的建筑独树一帜,红色的琉璃瓦点缀其中,犹如凤楼的隐约映衬。晴朗的阳光照耀着金色的阙门和瑞雪覆盖的枝叶,使整个禁城尽显辉煌和尊贵。叶子上覆盖着像玉一样的瑰丽颜色,树枝弯曲起似乎隐含着苍龙附体的神秘力量。最后,诗人通过提及“寒山”和“风霜”,抒发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禁城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瑞雪和松树等象征物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皇室的向往和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岁月流转和历史的思考。
注易笺诗解鲁论,一帆径度浴沂天。无端又被湘累唤,去看西川竞渡船。
贤哉东道世崇儒,爱子尤专择楷模。责望要须精举业,未应道义略唐虞。
农圃规模昔共论,云奎卜筑又逢君。眉庵寿老长随喜,好个抛梁伏愿文。
丝雨笼烟织晚晴。睡余春酒未全醒。翠钿轻脱隐香痕。生怕柳绵萦舞蝶,戏抛梅弹打啼莺。最难消遣是残春。
与君相从不知乐,别去悬知顿牢落。一旬两诗三附书,底事来音向人邈。知君去住良关意,养节忍穷非失计。如君岂得终布衣,会有高名耀斯世。我居正在千山底,落叶填门吹不起。薄醪纵有不敢醉,留待君来相料理。惠然过我今其时,篱下菊香惊早衰。南山石老有梅树,要君分韵共哦诗。
饮酒已输陶靖节,作诗犹爱邵尧夫。若论老子胸中事,除却溪山一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