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谱谁夸郡姓强,是家元自孝廉郎。
长来但识诗书贵,老去不知簪珥香。
吏部生涯瓶里粟,夫人宗事橐中装。
他年点检挈庵稿,宁愧欧公志薛杨。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王宜人挽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魏了翁。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门谱谁夸郡姓强,
是家元自孝廉郎。
长来但识诗书贵,
老去不知簪珥香。
吏部生涯瓶里粟,
夫人宗事橐中装。
他年点检挈庵稿,
宁愧欧公志薛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王宜人的境遇和心境。他问自己,门第世家的声望有谁能夸耀,是因为他出身于孝廉之家。长期以来,他只知道诗书的珍贵,却失去了年轻时的风华和风雅。年老之后,他不再懂得佩戴芳香的饰物。他的官场生涯就如同一瓶中的粟米,而家庭琐事则被装在行囊里。在未来的岁月里,他将审阅自己的手稿,却不敢自比欧阳修、黄庭坚等前辈文人的志向与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忧愁。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展现了王宜人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反省。他对家世的自豪和对诗书的追求都在岁月的流转中逐渐消逝,老去后的他感到自己已经远离了年轻时的风华和世俗的繁花。在官场上,他的功业只是一瓶中的粟米,而家庭琐事则成为了他生活的重担。最后,他对未来的自己没有太多期望,只希望能够审阅自己的手稿,虚心面对前辈文人的志向和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展示了作者的人生境遇,表达了他对自身经历的思考和感慨。同时,通过对家世与功业的反思,诗人揭示了一种对于功名富贵和俗世荣华的看法,强调了内心追求和真实价值的重要性。整首诗意味深长,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少年食糠核,吐去愿一官。躬耕遇敛获,不知以为欢。谓言一飞翔,要胜终屈蟠。朝廷未遑入,江海失所安。多忧变华发,照影惭双鸾。恩従万里归,独喜大节完。日食太仓米,箧中有余纨。奇穷不当尔,自信处此难。长女闻孀居,将食泪滴盘。老妻饱忧患,悲吒摧心肝。西飞问黄鹄,谁当
拜命南来得老臣,肃将庙略制妖氛。淮西将吏尊儒帅,并土儿童认使君。新赐锦衣光照日,旧行棠树茂如云。应怜孤宦潮阳守,憔悴无人与上闻。
昨夜三清醮罢迟,步虚声逐翠云飞。小仙自向人间去,留得青词袖里归。
新秋过雨月如霜,缓足蓬莱彻上方。翠木玲珑藏宝界,白烟浓淡锁华堂。书名越艳谁兴发,角动单于自感伤。山似卧龙天似水,却疑身在海中央。
依然这后村翁,阿谁改换新曹号。虚名砂砾,旁观冷笑,何曾明道。吟歇后诗,说无生话,热瞒村獠。被儿童盘问,先生因甚,身顽健、年多少。不茹园公芝草。不曾餐、安期瓜枣。要知甲子,陈抟差大,邵雍差小。肯学痴人,据鞍求用,染髭藏老。待眉毛覆面,看千桃谢,阅三松倒。
接禄才余岁,为邦近故园。案图三万户,镇静五千言。雪尽春泥滑,风生沙水昏。犹须放琴客,坐席稍能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