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蓐食过重丘,炬影通林见远流。
云物澜翻烟幂历,细风吹霰上征裘。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未晓出双池小雪作》
朝代:宋代
作者:李廌
中文译文:
匆匆蓐食过重丘,
炬影通林见远流。
云物澜翻烟幂历,
细风吹霰上征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冬日景色。诗人匆忙地起床,跨过陡峭的山丘,远远地看到火光透过树林,映照在遥远的河流上。天空中云雾翻滚,烟雾弥漫,细小的风吹起雪花,洒在行军的皮袍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日早晨的寒冷和清新。诗人用“匆匆”形容自己蓐食过重丘,暗示他的生活辛劳奔波。通过“炬影通林见远流”,诗人将火光映照在远处的河流上,创造了一种虚幻而富有诗意的景象。接着,他描述了云雾的变幻,烟雾的弥漫,以及微风吹动着雪花的情景,为读者展现了冬日清晨的宁静和神秘感。最后一句“细风吹霰上征裘”,通过细小的风吹起雪花洒在行军的皮袍上,表现了严冬征战的艰辛和冷酷。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而美丽的冬日早晨。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凸显了人类的微小与自然的壮丽相比,使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对比和冲突。诗中的景色犹如一幅幅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想象的空间。
拔地莲花在,多年玉井湮。黄河西有影,云栈四无邻。冰窟难成水,枫香渐化人。夕阳不易落,闲立数三秦。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声异蟪蛄声,听须是正听。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虽不妨调瑟,多堪伴诵经。谁人向秋夕,为尔欲忘形。
秦川不为广,南山不为高。嵯峨真兴阁,杰立陵风飚。危槛俯翔鸟,跳檐落飞猱。上有傲世人,身衣白鹤毛。下视市井喧,奔走何嗷嗷。萧然倚楹啸,遗响入云霄。清风吹其裾,冉冉不可操。不知何所为,岂即非卢敖!游目万里间,远山如伏羔。遗语谢世俗,钓鱼当钓鳌。
世味渐阑如嚼蜡,惟诗直恐死方休。四时风月元无尽,万里江山更拟游。
采霞以为食,搴云以为衣。饱暖无所为,骑风去如飞。閒将电作镜,照见人精微。欲说不得说,天机本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