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彩开新礼,金文易大名。
真游上仙路,故物感皇情。
月落辞丹禁,春前引素旌。
宫闱呜挽铎,不是佩环声。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温成皇后挽词二首》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翟彩开新礼,金文易大名。
真游上仙路,故物感皇情。
译文:
美丽的翟彩开启了崭新的礼仪,金色的文字易于辨认。
真实地游走在仙人之路上,感受到了昔日的事物所带来的皇家情怀。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温成皇后离去的场景。她的离去引发了一系列的仪式和庆典,以表达对她的敬重和怀念。蔡襄通过描述翟彩的美丽和金文字的易辨认,以及皇后曾经经历的事物所带来的皇家情怀,表达了对温成皇后深深的惋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温成皇后的哀悼和怀念之情。蔡襄通过描绘翟彩的美丽和金文字的易辨认,展示了皇后在世时所受到的荣耀和威严。诗中提到的"仙路"和"故物"则暗示了皇后已经踏上了仙途,而她留下的物品和回忆仍然让人们感受到她的存在。整首诗以叙事的方式表达了蔡襄对皇后的思念和对她过去辉煌时光的回忆,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思考。
第二首:
月落辞丹禁,春前引素旌。
宫闱呜挽铎,不是佩环声。
译文:
月亮落下,皇帝丹禁(指宫中)的禁令解除,春天来临之前,引领着素色的旌旗。
宫闱中响起了悲切的挽铃声,但并非佩戴环佩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皇后离去后宫闱中的景象。月亮落下,宫中的禁令解除,意味着皇后的离去。春天即将到来,宫廷中升起了素色的旌旗,这是为了表达对皇后的哀悼。宫闱中响起了悲伤的挽铃声,但这声音并非来自佩戴环佩的声音,而是象征着皇后的离去和宫廷的凄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宫闱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皇后的离去的悲伤和对她的怀念之情。月落的暗示和宫中的禁令解除象征着皇后的离去,而春天即将到来则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皇后离世后宫廷的变化。素色的旌旗和悲切的挽铃声则强烈地表达了蔡襄对皇后的哀悼之情。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皇后离去后宫闱的凄凉景象,让人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皇后的深深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初政寰区望太平,黎民乐业喜更生。裴公用舍无轻重,天下从兹有重轻。
轻风拂拂撼孤柽,庭户萧然一室清。隔叶蝉鸣微欲断,又闻余韵续残声。
丈人论行辈,高出五岳列。
叠叠石石石赘赘,立竿作表齐竿旄。阿谁造得云梯子,戋刂地过城百尺高
青娥呈瑞。正惨惨暮寒,同云千里。剪水飞花,渐渐瑶英,密洒翠筠声细。邃馆静深,金铺半掩,重帘垂地。明窗外。伴疏梅潇洒,玉肌香腻。幽人当此际。醒魂照影,永漏愁无寐。强拊清尊,慵添宝鸭,谁会黯然情味。幸有赏心人,奈咫尺、重门深闭。今夜里。算忍教孤负,浓香鸳被。
十世为儒少子孙,一生长负信陵恩。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