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与呼苍昊,云何共绿林。
谁欤能受谏,吾欲告司箴。
稍有偷生路,应无守死心。
古书今不信,衰腐独沈吟。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闻南盗》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南盗》中文译文:
试与呼苍昊,云何共绿林。
谁欤能受谏,吾欲告司箴。
稍有偷生路,应无守死心。
古书今不信,衰腐独沈吟。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借用了"闻南盗"的题目,表达了诗人方回对当时社会境况的忧虑和不满。诗人试图呼唤苍天,希望能够与天一同保护绿林,即指代忠良之士,保护社会的公正和道德。他感慨道,如今有谁能够接受忠言劝谏,他渴望能够向司箴(指朝廷高官)陈述自己的意见。诗人认为,虽然稍微有一些逃避生死的路途,但是应该没有人愿意守死的决心。他感叹古书中的道理如今已经不被人们所信仰,整个社会陷入了腐朽衰败的境地,使得他独自沉思。
这首诗描绘了方回对于宋代社会政治腐败的担忧和失望。诗人希望能够有人能够接受忠言劝谏,改变现状,并对社会的衰败和人们对传统价值的忽视表示不满。通过描写自己的内心挣扎和思考,诗人表达了对于时代现状的愤慨和无奈。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方回对于社会现实的看法,通过诗人内心的独立思考和反思,展现了他对于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关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普遍问题,如官僚腐败和对传统价值的疏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思想性。
清晨凝雪彩,新候变庭梅。树爱春荣遍,窗惊曙色催。寒江添粉壁,积润履青苔。分明六出瑞,隐映几枝开。闻笛花疑落,挥琴兴转来。曲成非寡和,长使思悠哉。
送我南来舟一叶,谁教催动鸣榔。高城不见水茫茫。云湾才几曲,折尽九回肠。买酒浇愁愁不尽,江烟也共凄凉。和天瘦了也何妨。只愁今夜雨,更做泪千行。
庄敏传家,文安嫡胄,文惠诸孙。两大相辉,晋秦匹国,韩_盈门。天风吹下双轩。恰趁得、酴醿牡丹。锦绣光中,殿春不老,阅岁长存。
碧寒眼脑,黧黑面皮。佛魔销铄处,自己住持时。针或联线,机不挂丝。风月渡河无夜色,水天连霁有秋姿。
晦日连苦雨,动息更邅回。生事萍无定,愁心云不开。翟门悲暝雀,墨灶上寒苔。始信宣城守,乘流畏曝腮。
砚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斓斑今亦无。一坞乱云浓似漆,春风吹梦过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