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寒金犀作槌,旧人谩说马仙期。
荷间纵有蕤宾铁,唤取谦效始得知。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十七年,爲祕书省正字。十九年,迁校书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以忤秦桧得罪。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孝宗隆兴二年卒。着《归愚集》、《韵语阳秋》。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闻琵琶方响成才绝》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到琵琶声惊艳动人
十六岁时制作金犀槌
老人嘲笑我追求马仙的梦想
莲池中有美玉琢成的铁槌
只有谦逊之心才能领悟其中的妙味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葛立方对于琵琶音乐的赞美以及对于追求艺术才华的努力和坚持的态度。他通过自己制作金犀槌的经历来象征自己对于琵琶音乐的追求和奋斗。然而,他却遭到了老人的嘲笑和不理解,老人们认为他追求马仙(传说中的神仙)是不切实际的。然而,作者并不气馁,他相信只有真正谦逊的心态才能领悟到琵琶艺术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琵琶声为切入点,通过描述自己制作金犀槌的经历,展现了作者对琵琶音乐的热爱和执着。十六岁时制作金犀槌,显示了作者在年轻时就开始对琵琶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付诸行动。老人们对作者的马仙期追求不屑一顾,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艺术追求的冷漠和嘲笑。然而,作者并没有受到打击,他相信只有谦逊之心才能真正理解琵琶音乐的美妙之处。通过这首诗词,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艺术才华的坚持和对琵琶音乐的热爱,同时也批判了社会对于艺术追求的偏见和嘲笑。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琵琶音乐和制作金犀槌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追求者坚持的支持。它呼吁人们保持谦逊的心态,用真诚和努力去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不受外界嘲笑和质疑的干扰。
东风入雕槛,百卉无不花。一经造化手,各若矜春华。主人最好事,护养从萌芽。浇灌与封植,恩光无等差。其间一本尤所喜,欲售千金贵无比。君不见洛阳好事丞相家,曾剪姚黄贡天子。
江南十兄弟,长被时一共。梦时各自境,独与君同梦。
微雨散芳菲,中园照落晖。红树摇歌扇,绿珠飘舞衣。繁弦调对酒,杂引动思归。愁人当此夕,羞见落花飞。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浩歌清兴发,放意末礼删。是时岁云暮,微雪洒袍斑。吏退迹如扫,宾来勇跻攀。台前飞雁过,台上雕弓弯。联翩向空坠,一笑惊尘寰。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