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文殊赞》

狮子吼,无畏说。
空处挨,紧处捻。
彼上人,缩却舌。
不二门,都败阙。
五髻童真七佛师,却证乌龟成白鳖。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文殊赞》是宋代释心月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文殊赞》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狮子咆哮,无畏之言。
在空虚之处亲近,在紧要之处操纵。
那些在上层的人,收缩舌头。
不二之门,已然崩溃。
五髻童真七佛师,却将证悟如乌龟蜕变成为白鳖。

诗意:
《文殊赞》表达了关于佛教的思想和境界,以及修行者的追求。文中提到了狮子的咆哮,象征着勇猛无畏的精神。通过在空虚之处亲近,即内心的宁静与空灵,以及在紧要之处操纵,即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修行者能够超越自我,战胜困难。诗词中也提到了在高层的人缩回舌头,意味着修行者不与世俗纷扰相争,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最后,诗中描述了五髻童真七佛师,象征着修行者通过证悟而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将普通的乌龟转化成为白鳖,寓意着修行者在修行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和转变。

赏析:
《文殊赞》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抒发了修行者在佛法道路上的追求和境界。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比如狮子咆哮、乌龟成为白鳖等,将修行者的心态和境界与自然界的形象相联系。通过对空虚和紧要之处的描绘,诗词传达了修行者在内心深处追求宁静、智慧和超越的精神。最后的五髻童真七佛师更是象征了修行者通过证悟而达到了超越凡俗的境界,具有启发人心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追求和境界,通过象征手法和形象描绘,将修行者的精神境界与自然界相结合,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香积厨法语》

    咦,好辨心,以此三法为三昧,无量无边世不会。我今修供佛众生,万圣千贤悉同共。摩诃般若味真如,十波罗蜜同受用。大家著力要精专,一粒微尘不许动。为报龙天并八部,莫入厨中乾打閧,监斋使者在眼前,守护普庵无罅缝。针劄不入起馨香,十八元来佛不共。

  • 《次智师韵》

    十年流宦海,飘泊一舟轻。敝屣世间事,浮云身后名。学几为俗误,诗欲斗僧清。尘土非吾志,妻孥强使令。

  • 《芹溪八咏》

    芹溪处士古人风,宝剑尘埋未化龙。旧隐至今名不朽,扁题元出紫阳翁。

  • 《竹榦青乐钓》

    旷浦澄天湿晓烟,智人乐钓稳沙前。蓑轻雨霁云收谷,钓掷纶枢水映船。举棹欲归江月上,挂帆已近暮霞边。汀芦处处飞萤火,照彻渔村饮不眠。

  • 《霜菊》

    秋尽北风去,律移寒气肃。淅沥降繁霜,离披委残菊。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的的冒空园,萋萋被幽谷。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傥使怀袖中,犹堪袭馀馥。

  • 《再赋》

    堂堂李杜坛,谁敢蹑其址。先生坐坛上,持钺令余子。由来文字伯,不但表奏伟。高怀淡无嗜,寓兴或留此。平生上林手,避谤淹二始。登临意超然,笔落风雨似。事异柳司马,辛苦记山水。乐哉邦无事,那待猛政理。驾言慰吾民,不愧城门轨。看山笑邹湛,句外寄深旨。岩树阅几客,尚余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