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名身事两蹉跎,试就先生问若何。
从此神仙学得否,白须虽有未为多。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问韦山人山甫》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身名身事两蹉跎,
试就先生问若何。
从此神仙学得否,
白须虽有未为多。
中文译文:
身份和事业皆蹉跎,
愿向先生请教如何。
自此之后,能够成为神仙吗?
虽然白发虽多,但未有所成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对人生的追问。
诗的第一句写道:“身名身事两蹉跎”,意味着诗人在身份和事业上都未有所成就,感到自己的一生有些虚度。接着,诗人发出了向一位名为韦山人山甫的先生请教的心声:“试就先生问若何”。诗人寻求这位先生的指导,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关于人生的启示。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则转向了对神仙的追求。他问道:“从此神仙学得否”,希望了解是否有可能成为神仙,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然而,诗人自谦地说道:“白须虽有未为多”,尽管他的白发已经很多,意味着他年事已高,但他并未有所成就。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他对自己的境遇感到失落和迷茫,希望能够得到智者的指点。同时,诗人也在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希望能够成为神仙,达到一种超越凡俗的境地。
这首诗表现了白居易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名利的矛盾心态。
高才不沉没,奋笔动天幄。古今明治乱,王霸辨醇驳。文成数千言,粲若玉就琢。拜官诸侯府,千文兹把握。过别要我赠,强言惭鄙朴。董生崇正义,孙子陷曲学。彼其趋舍间,为道一何邈。愿君审兹术,名节重山岳。
东方闻有扶桑木,南土今开朱槿花。想得分根自晹谷,至今犹带日精华。
终日穷经史,思惟事转深。公忠怀士意,是理好相录。聪慧玄高鉴,回邪枉用心。从容闲岁月,学古便知今。
乃翁只解日争晖,不解尘中脱叔兮。杨簿故应过习簿,建溪好处说松溪。此行诗句何须觅,满路春光总是题。飞上金鸾稳安脚,竹林分付一莺啼。
君于场屋素称雄,非止原夫一技工。贯虱心推白社族,执牛耳属紫薇公。乌衣子弟如康乐,绛帐先生得马融。看得龙飞第一榜,联翩奏赋冠南宫。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