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作他乡客,深惭薄宦非。
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归。
夜静声弥怨,天空影更微。
往年离别泪,今夕重沾衣。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闻雁寄故人》是唐代徐铉创作的一首诗词。根据《唐才子传》记载,徐铉生活优裕,却因为他的父亲曾与张九龄有过争吵而过上了放逐的生活,他深感自己宦途浅薄,无法享受到家族的荣耀,因此他常常思念着远离家乡的亲人和朋友。
诗词描写了徐铉在他乡流浪的心情。他感到自己是一个长期流浪在外的旅人,非常惭愧自己不能做出什么成就。他听到雁声,深感雁儿每年回到家乡,而他却无法回去,心中感到无比的惆怅。在静夜里,雁声愈发令人怀念故乡,天空中的影子也越来越微弱。他和故人曾有过离别的泪水,如今又再次沾湿了他的衣袖。
这首诗词表达了徐铉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雁儿归乡的描写,诗人写出了自己无法回到家乡的痛苦和悲伤。诗中的夜晚和微弱的雁影,营造出一种孤寂和无助的氛围。徐铉用自己的境遇来比拟雁群,表达了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和迷茫之感。
诗意从人生的角度出发,抒发了徐铉内心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无奈。诗词中借助雁群的归乡,将自己无法回到故乡的遭遇写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留恋之情。整首诗词情感饱满,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故乡的眷恋和无奈。
整首诗词意境深远,表现出生活无常和流离失所的人生沧桑。它传递给人们一种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渴望和思念,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无奈。徐铉抒发了自己的心声,描绘出了一个旅人孤独的心灵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异乡漂泊时的心境和感受。整首诗词既具有自传性的特点,又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因此具有广泛的共鸣力。
珠树森森秀阮林,高堂有母各欢心。兰陔娱养时多暇,勿遣平安阙嗣音。
六十归来,今过七十,感谢圣恩嘉惠。早眠晏起,渴饮饥餐,自己了无心事。数卷残书,半枚破砚,聊表秀才而已。道先生、快写能吟,直是去之远矣。没寻思、拄个青藜,*双芒屦,走去渡头观水。逝者滔滔,来之衮衮,不觉日斜风细。有一渔翁,蓦然相唤,你在看他甚底。便扶杖、穿起
村烟城树远依依,解指青溪与翠微。风送白鱼争入市,江过黄鹄渐多矶。家从久念方惊别,地喜初来也似归。近日江南新涝后,稻虾难比往年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总道狙公不易量。朝三暮四尽无妨。旧时邺下刘公干,今日家中白侍郎。歌浩荡,酒淋浪。浮云身世两相忘。孤峰顶上青天阔,独对春风舞一
已饱忧患味,方收翰墨动。龙飞新进士,猿臂老将军。千里推车轴,群工愧斧斤。天乎如有意,更为续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