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文元贾公挽辞二首》

铭旌萧飒九秋风,薤露悲歌落月中。
华屋几人思谢傅,佳城今日闭滕公。
名垂竹帛书勋在,神寄丹青审象同。
天上貂蝉曾梦赐,归魂应佩紫阳宫。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文元贾公挽辞二首》是宋代文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铭旌萧飒九秋风,
薤露悲歌落月中。
华屋几人思谢傅,
佳城今日闭滕公。

名垂竹帛书勋在,
神寄丹青审象同。
天上貂蝉曾梦赐,
归魂应佩紫阳宫。

中文译文:

铭旌凄凉地响着秋风,
薤草上的露珠伤感地滴落在月光中。
华屋中有几人思念着谢傅(指已故的贾谊),
美丽的城池今天为滕公(指已故的滕文公)关闭。

你的名字永远留在竹帛书上,你的功勋继续流传,
你的灵魂附在神奇的丹青之中,像审视着同样的景象。
天上的貂蝉曾经在梦中赏赐给你,
你的归魂应该佩戴着紫阳宫(指官员佩戴的紫色冠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挽辞贾谊和滕文公的二首诗之一。整首诗展现了对逝去的贤人的哀思和怀念之情。诗中以秋风、落叶、月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贾谊和滕文公逝去的悲痛之情。铭旌的声音在风中凄凉地响起,薤草上的露珠似乎也在为他们的离去而悲伤。华屋中有几人思念着谢傅,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思念之情。

诗中提到的名垂竹帛、神寄丹青,表达了贾谊和滕文公的名声将永远流传,并且他们的灵魂在神奇的丹青之中得以延续,审视着同样的景象。这种表达方式既有对他们功勋的赞扬,也有对他们灵魂永恒的祝福。

最后两句描写了天上的貂蝉曾经在梦中赏赐给贾谊,以及贾谊的归魂应该佩戴着紫阳宫。这些句子使用了传说中的形象,增加了诗词的神秘感和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贾谊和滕文公的赞颂和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和对逝去的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功业的崇尚和对永恒的追求。

  • 《次韵傅丈见寄》

    到处能行到处藏,饭余挂钵解茶囊。不缘头上五分白,始与人间万事忘。一介远劳询近日,十年如此住南荒。只今已是交游绝,不问比邻不择乡。

  • 《悼亡九首》

    遥夜新霜凋碧槐,三更寒月满堂阶。美人化作秋风去,只有清魂梦里来。

  • 《次韵能之贺除》

    初无家学赡三余,滥被君恩有此除。非取金华能占对,但令东观与观书。汗颜莫称英髦选,冷眼终输山泽居。自昔与君忧世切,只今何策塞侵渔。

  • 《南柯子》

    秋晚霜初肃,江寒雾未收。西风吹老白苹洲。长笛一声、谁在水边楼。带绿枨新破,真醇酒旋_。簪花莫怪老人羞。直是黄花、羞上老人头。

  • 《母子吟》

    游子行远方,慈母在高堂。砌有忘忧草,对之还断肠。母心乃如斯,子心其可忘。子心苟如母,足以感苍苍。君不见汉蔡邕,晋王祥。

  • 《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一作高適诗)》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有怀晨昏暇,想见登眺目。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远水对孤城,长天向乔木。公门何清静,列戟森已肃。不叹携手稀,常思著鞭速。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