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吴江岸?或谓为苏舜钦作?》

晓色兼秋色,蝉声杂鸟声。
壮怀销铄尽,回首尚心惊。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吴江岸?或谓为苏舜钦作?》是一首由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的景色与秋天的景色交融在一起,
蝉鸣声与鸟鸣声混杂在一起。
豪情壮志已经消磨殆尽,
回首之间仍然心生惊慌。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吴江岸边的一幅景象。清晨时分,晨光和秋天的景色相互交融,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同时,蝉鸣声和鸟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声音背景。然而,作者内心却感到壮志已经消磨殆尽,往事已成过去,回首之间仍然感到心中惊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清晨的景色和秋天的氛围为诗中的主题提供了一个优美而宁静的背景。蝉鸣声与鸟鸣声的混杂,既表达了大自然的声音交响,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豪情壮志的消磨和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这种心境转变的描绘,展示了人生中常见的情感起伏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苏轼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将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融入诗中。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迷茫,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生活中无常和变化的思考。

  • 《颂古十八首》

    鲁祖逢人面壁,老大慵懒追随。后之参徒罔测,一向打瓦钻龟。

  • 《月珠寺明月楼》

    秀壑阴崖列翠微,光风瑶草日晖晖。林深不放棋声出,怕触归云作雨飞。

  • 《失调名》

    剪新幡儿,斜插真珠髻。

  • 《点绛唇》

    十载风霜,玉关紫塞都游遍。驿途方远。夜雨留孤馆。灯火青荧,莫把吴钩看。歌声软。酒斟宜浅。三盏清愁散。

  • 《题天平寿老方丈》

    二十三年再入山,此山于我有前缘。时人不用怜衰病,天与丹房一线泉。

  • 《初秋寄友人》

    闲梦正悠悠,凉风生竹楼。夜琴知欲雨,晓簟觉新秋。独鸟楚山远,一蝉关树愁。凭将离别恨,江外问同游。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