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饱年来幸有秋,倒床清梦百无忧。
忍饥终愧首阳客,睡足何须云梦州。
冰酒黄封生不喜,春芽紫笋向谁求。
平生尚有书魔在,一卷还堪作枕头。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午寝》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午后饱食之后的安逸和满足感,以及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己的自责之情。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食饱年来幸有秋,
倒床清梦百无忧。
忍饥终愧首阳客,
睡足何须云梦州。
冰酒黄封生不喜,
春芽紫笋向谁求。
平生尚有书魔在,
一卷还堪作枕头。
诗意:
诗的开头,苏辙表达了自己长久以来食物充足的幸运和对秋天的感激之情。他感到满足和安逸,睡觉时没有任何烦恼。然而,他也自责自己不能忍受饥饿的苦难,对比自己与忍饥过冬的北方客人。他认为自己没有理由在饱食之后还需要享受奢华的云梦州(指虚幻的遐想与幻境)。他对昂贵的冰酒和珍贵的食材不感兴趣,而对于普通的春芽和紫色的竹笋却追求不已。最后,他坦言自己平生被书籍的魅力所困扰,并暗示书本对他来说比枕头还重要。
赏析:
《午寝》描绘了苏辙午后的安逸与满足,同时展现了他对生活的反思和自责。诗中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物质享受的淡漠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关注。他对春芽和紫笋的追求,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对朴素生活的向往。苏辙在诗中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认为书本对他来说比一切都重要,这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特点和追求。整首诗流露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展示了苏辙独特的文学情怀和对生活的独立思考。
夷吾相桓公,岂复偶际会。观其平生心,身已有所委。天方困生民,吊伐实在己。求居寓所欲,纠与白等耳。堂堂东海邦,内政谨疆理。南荆北达燕,玉币走千里。仲尼免左衽,自以身受赐。孟轲圣之偶,非薄良有谓。彼狂后世儒,诋毁恣轻议。嗟哉不量分,讵解圣贤意。区区彼商鞅,操术
春风似箭,春雨如膏。旷劫来事,不隔丝毫。
屏迹山村病日增,乌皮几稳得闲凭。冻云傍水封梅萼,嫩日烘窗释砚冰。岁尽光阴饶衮衮,身闲醉梦且腾腾。蛮童采药归来晚,客至从嗔唤不应。
一室荒芜孺子贫,知君四海入经纶。杀身虎口终何补,洒扫庭除自可人。
洞府寒山曲,天游日旰回。披云看石镜,拂雪上金台。竹径龙骖下,松庭鹤辔来。双童还献药,五色耀仙材。
一盆堪作沼,寻丈讵非塘。底用荷花盛,方能心境凉。忍将禾黍地,凿出水云乡。极目平畴阔,时看白鹭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