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宿望冠三吴,又见熙朝老大夫。
善政旧闻风偃草,清规今信浦还珠。
山川每应精神祷,禾稼全凭润泽苏。
可但邦人歌五袴,也知还客尉焦枯。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吴守祈雨有应》是宋代胡寅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延陵住宿,仰望三吴的冠冕,又见到熙朝的老大夫。善政的声誉早已传扬,如今清规在浦地闪耀。山川每每得到精神的祷告,禾稼全凭雨露滋润苏地。可是,虽然邦国的人们歌颂五袴之贤,也明白归来的客尉焦已经枯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愿望得到了实现的场景。首先,诗人胡寅描述了自己在延陵宿舍仰望三吴地区的景象,三吴是指苏州、常州和南京,它们在古代被称为江南的重要地区。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看到了熙朝时期的老大夫,这可能指的是一位有声望和智慧的长者。
然后,诗人称赞了以前的善政,这些善政的声誉已经传遍。现在,这种清规在浦地(即江南地区)依然被人们所信奉和遵守。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治理江南地区的良好政策的赞扬,以及对当下仍然保持良好治理的期望。
接下来,诗人提到山川每每得到精神的祷告,禾稼也全凭雨露滋润苏地。这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山川和禾稼都需要得到神明的庇佑和滋润才能茁壮成长。
最后,诗人提到邦国的人们歌颂五袴之贤,五袴是古代礼仪的一种服饰,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贤良的行为。然而,诗人也指出了客尉焦已经枯槁的事实,客尉是古代官职名,焦则指焦山,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高才之人。这句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即使是受人敬仰的贤者,也无法逃脱时间的侵蚀和衰老。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人物、赞扬过去的善政、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贤者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自己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融入其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万里青天洗曙霜,秋曦满眼对晴光。扫残遗秉川原静,折过寒花迳隧荒。偶入名园逢漆吏,远寻香刹问支郎。浮行宠辰何须道,幸有田家浊酒尝。
柳下白头钓叟,不知生长何年。前度君王游幸,卖鱼收得金钱。
骨气已神仙,玄圃挺生贤。面上四时春,心次一壶天。人皆就法门栋梁上踔他光景,我道隶轩高士志趣飘然。若也未知涯涘,为君指出言诠。丹成若未归蓬岛,且结溪山风月缘。
愁人道酒能消解。元来酒是愁人害。对酒越思量。醉来还断肠。酒醒初梦破。梦破愁无那。干净不如休。休时只恁愁。
暑雨霁馀飞,翻沟水鸣玉。半规入岚雾,平畴愈新绿。时有牧归牛,一备过山曲。吾庐附幽深,四面荫修竹。垂云下林梢,惊鸟目争宿。夜色迫书卷,呼童具灯烛。
笛声入江楼,怨入长江水。悠悠孤光月,寒影沉江底。长笛吹月落,短笛吹月起。无情不解吹,有情为吹死。因风寄远心,不知谁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