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如山,静如水。
轻轻触著,双眉剔起。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无相赞》是宋代释师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无相赞
重如山,静如水。
轻轻触著,双眉剔起。
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个对象的赞美之情。诗人使用了山和水的比喻来描述这个对象的特质,表达了它的坚实和平静。同时,诗人通过描写触碰对象时脸上微微扬起的双眉,表达了他内心的喜悦和赞叹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某个对象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运用山水的意象,将对象的特质形容为重如山、静如水,这两个比喻既有形象感又有意境感,使得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对象的稳固和宁静。接着,诗人以轻轻触碰对象时双眉剔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诗词更具生动感和情感共鸣。整首诗字数简短,却表达了浓郁的情感,给人以余韵和思考的空间。
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对象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比喻,使得诗词具有了一种深远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甲戌缠国哀,时属秋八月。近辅馀英山,洪水中夜发。狼藉彻旬雨,拔地殊飘忽。滔天肆奔迸,变幻起崷崒。徒步登县楼,浩渺沉林樾。妖氛混泽气,势极火焰突。绵亘山下乡,逃难想颠蹶。晨兴雨更澍,邑屋已隉杌。高跳空刺肠,何异睹溟渤。飘尸不可计,可者布竹筏。栖危或得命,其奈
自有吾儒乐,人多不肯循。以禅为乐事,又起一重尘。
不肯爬沙桂树边,朵颐千古向岩前。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啮雪饮冰疑换骨,掬珠弄玉可忘年。清游自笑何曾足,叠鼓冬冬又解船。
晁董科名累,向雄利禄儒。惟公传洛学,处世类齐竽。湖外严兵戍,神畿析使符。恍然成昨梦,一吊束徐刍。
秋风吹落叶,君作武昌游。只道从军乐,那知别路愁。寒暄楚岫色,日夜汉江流。大阃多珠履,无为弹蒯缑。
能名净行达理闱,振锡携瓶出翠微。恩重冕旒曾召对,情高云鹤却同归。会思莲社寰中结,杯泛潮风海上飞。不是清时未陈力,便堪随去扫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