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断濡华雨,淮上秀峰青可数。
束屦欲寻南北山,卷衣又别东西祖。
渊鱼蒲鸟闹一家,汀笋溪蔬甘两箸。
处处相逢记得麽,夜寒月在珊瑚树。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五祖将禅人求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正觉。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融合了禅宗思想,具有深邃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东风吹断濡华雨,
淮上秀峰青可数。
束屦欲寻南北山,
卷衣又别东西祖。
渊鱼蒲鸟闹一家,
汀笋溪蔬甘两箸。
处处相逢记得麽,
夜寒月在珊瑚树。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禅宗的思考。
诗中的“东风吹断濡华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暗示着万物复苏。濡华雨是春雨的意象,东风吹断,意味着雨过天晴,天地间洋溢着新生和希望之情。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淮水上的秀峰,形容其青翠可数。描绘出了山峰的壮丽景象,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宏伟。
随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寻求禅宗的愿望,束屦欲寻南北山。这句话暗示着诗人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希望通过禅宗的修行找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然而,诗人又提到卷衣又别东西祖。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在禅宗道路上的追求与探索,但又暗示着追求的难度和曲折。诗人似乎在禅宗的实践中经历了一些离别与困惑。
最后两句,诗人运用寓言的手法,描述了渊鱼和蒲鸟的亲密相伴,汀笋和溪蔬的美味。这种自然界中的和谐共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基础,通过描绘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探寻和追求,以及对和谐与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寄托了内心的情感和哲理的思索,展现了禅宗诗的独特魅力。
仁心均动植,风化正邦家。福庆方骈集,灵符尚辟邪。
出门无一事,忽忽到天涯。客地多逢酒,僧房却厌花。棋因王粲覆,鼓是祢衡挝。自喜疏成品,生前不怨嗟。
华宫瑶馆游毕。却返绛节、回鸾翼。荷殷勤、三斝香醪,供养我、上真仙客。赤霭浮空,祥云远布,是我来时节。且频修,同泛舸、上云秋碧。
宛水过城下,滔滔北去斜。远船来橘蔗,深步上鱼虾。鹅美冒椒叶,蜜香闻稻花。岁时风俗美,笑杀异乡槎。
蜀水蜀山归路迷,烟林春晚草萋萋。野花如血无人管,空向长安枝上啼。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