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转沙回江声小。
望尽冷烟衰草。
梦断瑶台晓。
楚云何处英英好。
古寺黄昏人悄悄。
帘卷寒堂月到。
不会思量了。
素光看尽桐阴少。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惜分飞(富阳水寺秋夕望月)》
作者:毛滂
朝代:宋代
山转沙回江声小。
望尽冷烟衰草。
梦断瑶台晓。
楚云何处英英好。
古寺黄昏人悄悄。
帘卷寒堂月到。
不会思量了。
素光看尽桐阴少。
中文译文:
山峦转折,沙砾回旋,江水的声音微弱。
望尽了冷冷的雾气和凋零的草木。
梦中的瑶台断了,黎明来临。
楚地的云彩,哪里有那么美好。
古寺在黄昏时分,人们悄悄无声。
帘幕卷起,寒冷的堂屋里月光照耀。
思绪不再纷乱。
素白的光芒看尽了桐树的阴影减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毛滂的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夕夜晚在富阳水寺望月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对景色的感受和内心的思绪。
诗的开篇,山峦转折,沙砾回旋,江水的声音微弱,展示了大自然的变幻和宁静。接着,诗人望尽了冷冷的雾气和凋零的草木,暗示着秋天的凄凉和寂寥。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梦中的瑶台断了,黎明来临的景象。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梦想破灭,希望破灭的瞬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楚地云彩美好的向往,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景色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两句描述了古寺在黄昏时分的静谧和人们悄悄无声的氛围,寺院内的帘幕卷起,寒冷的堂屋里月光照耀,展现了一种安详和宁静的氛围。诗人表达了自己不再思考的态度,看尽了素白的光芒,桐树的阴影减少,暗示了对世事的超脱和解脱。
整首诗以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现了秋夕夜晚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世事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山转沙回、梦断瑶台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体上,诗词给人以静谧、凄凉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金风暮剪双头蕊,啼脸辞秋嫣血紫。宫女三千罢笑喧,锦云阵冷鸳鸯死。满江烟玉流古香,寻魂吊影愁茫茫。吴天队露衰红湿,一夜波凉小龙泣。
年时床下拜庞公,鸡黍留连日正中。客子倦游归计速,伤心先友转头空。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不行浙右已三年,却上今秋考试船。文禁何妨鸥鹭狎,厨供旋得蟹鱼鲜。远山浮动太湖浪,密树冥蒙小市烟。及过长桥风正恶,倚船无语看青天。
卷起珠帘。看是谁家妃子,收拾金奁。
云安欣及境,小刹为徘徊。殿阁随岩展,轩窗向水开。僧虽持钵出,客自舣舟回。欲住无留计,幽怀亦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