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
更远更佳唯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
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扬晚风。
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波光柳色碧溟蒙,
湖水波光闪烁,柳树呈现出碧绿的色彩,远处的湖面仿佛笼罩在一片迷蒙之中。
曲渚斜桥画舸通。
湖中有曲曲弯弯的小岛,斜桥连接着小岛和岸边,画船穿梭其中。
更远更佳唯恐尽,
越往远处去,景色更加美好,只是担心美景会逐渐消失。
渐深渐密似无穷。
湖水越来越深,越来越密集,仿佛没有尽头。
绮罗香里留佳客,
美丽的景色中留下了许多佳客,绮丽的衣裳和芬芳的香气充斥着湖畔。
弦管声来扬晚风。
弦乐和管乐的声音随着晚风传来,扬起湖面的波浪。
半醉回舟迷向背,
微醺之中回到船上,迷失了方向。
楼台高下夕阳中。
楼台高耸,夕阳西下,映照在楼台的上下。
这首诗词描绘了欧阳修在西湖泛舟时的景色和感受。他通过描写湖水的波光柳色、曲渚斜桥和画船的景象,表达了西湖的美丽和宁静。诗中的“更远更佳唯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表达了他对美景的向往和担忧,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的吸引和迷恋。诗中还描绘了湖畔的佳客、弦管声和晚风,增添了一种宴会般的氛围。最后,诗人回到船上,迷失了方向,楼台高耸,夕阳西下,给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感觉。
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欧阳修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诗人的感受和情感,读者可以感受到西湖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日耕云耨杂芝田,洞府游多隐奉仙。耸秀万寻连翠峤,澄明一派接灵泉。凤书昔降幽居侧,鹤驾曾朝瑞日边。四海高名谁可并,赤松黄石好齐眉。
良工刀尺制黄絁,天遣家居乐圣时。著上朱门应不称,裁成乌帽恰相宜。客撑小艇招垂钓,僧扫虚窗约对棋。宝带貂冠虽看好,定知不入野人诗。
匆匆中夜辔,候馆若为容。山转时藏月,河分不割风。凭谁能食梦,总自解书空。省内吾难倚,诗书更使慵。
不肯弹冠起,俄从折简招。虽然舐丹药,未免悔青苗。
杨柳斜风力弱,芭蕉击雨声寒。莫把见闻作对,谁将声色相瞒。
小院百花香,轻帘双燕翔。影随春陌近,声入午风长。趁蝶回雕砌,衔花赴彩梁。空闺朝复暮,徒切画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