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西江月(十)》

悟了莫求寂灭,随缘只接群迷。
寻常邪见及提携。
方便指归实际。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万行修齐。
圆光一颗好摩尼。
利物兼能自利。

作者介绍

张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诚,号紫阳真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少好学,游歷四方。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应陆诜辟爲四川节度制置使安抚司参议。传说曾遇异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秘。八年,着《悟真篇》八十一章(《悟真篇》自序)。元丰中留偈而逝。事见《悟真篇注疏》附《直指详说·张真人本末》。《嘉定赤城志》卷三五有传。 张伯端诗,以影印明正统刊《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悟真篇》五卷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悟真篇注疏》(简称注疏本),《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简称拾遗),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西江月(十)》是宋代张伯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悟了莫求寂灭,
领悟了就不要追求消亡,
随缘只接群迷。
顺从缘分只是接纳众生的迷惑。
寻常邪见及提携。
普通的错误观念及引导。
方便指归实际。
方便指引指向现实。
五眼三身四智,
具备五眼、三身、四智,
六度万行修齐。
修行六度、万行以达到完善。
圆光一颗好摩尼。
完美的光芒,如同一颗珍贵的摩尼宝石。
利物兼能自利。
利益他物同时也能自利。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修行者的心路历程和对修行道路的理解。诗中提到了悟性的重要,认为一旦领悟了真理,就不再追求消亡,而是顺从缘分,接纳众生的迷惑。诗人也提到了寻常的错误观念和引导,意味着修行者需要超越世俗的束缚,指向实际的修行道路。诗中还涉及到了佛教中的一些概念,如五眼、三身、四智,以及六度、万行的修行方法。最后一句表达了修行者不仅能利益他物,同时也能自利,具备了利他与自利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的心路历程和修行道路的指引。诗人通过对悟性、缘分、错误观念和修行方法的描述,展现了修行者应有的心态和修行的目标。诗中使用了一些佛教的术语和象征,使得诗词更具深度和禅意。整首诗词以宽容和智慧为主题,强调修行者应当超越个人利益,追求利益众生的境界。这首诗词在简练的文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辞贾徽州二首》

    岫云休怪此行徐,出处家风本俗如。当任宣尼无俟驾,肯辞孟子范驰驱。如金岁月人奔竞,似玉行藏我卷舒。极目冥鸿挥绿绮,忘情鱼鸟尽江湖。

  • 《送王林叔推官分韵得锦字》

    王郎天下士,中和自生禀。澹然初无营,见者辄敛衽。幕中资婉画,处事极精审。与人如恐伤,律己渊冰懔。深恐马骇舆,要使鸮食葚。一寸忧国心,几年不甘寝。此意大未酬,退静若已甚。使之行所学,庶几人奠枕。向来孰间之,未免斯立噤。川泳而云飞,赖有东阳沈。露章极推毂,分韵

  • 《示众》

    剑刃翻身犹是钝,屋头问路太无端。楚鸡不是丹山凤,何必临风刷羽翰。

  • 《野田黄雀行》

    鸣不择上林,栖不依华屋。雄飞各呼雌,翩翩自相逐。渴饮野田水,饥啄野田粟。一饮一啄能几何,慎勿远飞投网罗。君不见金笼老鹦鹉,向人空作闲言语。

  • 《暮春泛西湖次口号韵呈程待制十首》

    老来已谢著书忙,但向清游访睡乡。寄语深师与包叟,可无客枕假云堂。

  • 《和岳子嵩山草堂宴集》

    绿树覆沧浪,高斋敞夕阳。鸟殊闻法曲,花故忆明妆。碧酒衔风急,清琴拂水长。况逢岩壑侣,同醉白云傍。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