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轻黄减白,垂垂重露生鲜。
肌香骨秀月中仙。
雪满瑶台曳练。
绰约却宜长见,清真不假余妍。
殷勤与插小婵娟。
要试尊前玉面。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西江月(咏酴醿菊)》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师道。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点点轻黄减白,
垂垂重露生鲜。
肌香骨秀月中仙。
雪满瑶台曳练。
绰约却宜长见,
清真不假余妍。
殷勤与插小婵娟。
要试尊前玉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之情。诗中以细腻、婉约的语言描写了菊花的美丽和高洁。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的美丽景象。首先,诗人用“点点轻黄减白,垂垂重露生鲜”形容菊花的颜色,表达了它们淡雅的色调和清新的气息。接着,诗人借用“肌香骨秀月中仙”来形容菊花的姿态,将其比喻为月宫中的仙女,显示了菊花的高洁和婉约之美。
诗中还出现了“雪满瑶台曳练”,通过借景来增强菊花的华贵感。这里的“瑶台”指的是仙境中的高台,而“曳练”则是指菊花的花瓣像丝带一样垂下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这样的描写使得菊花更加仙雅、高洁。
接下来的两句“绰约却宜长见,清真不假余妍”则表现了菊花的品质。菊花虽然绰约美丽,但其美丽并非虚假的装饰,而是真实而高贵的存在。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并长久欣赏菊花的美丽。
最后两句“殷勤与插小婵娟,要试尊前玉面”,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人希望能够将这些美丽的菊花插在尊贵的人物面前,以增添尊贵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华丽、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和高洁,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之情,并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和欣赏菊花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