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西江流水,翩翩北客征帆。
清秋月影浸人寒。
云净碧天澄淡。
飘泊道途零落,疏慵鬓发{髟監}鬖。
从来涉世戒三缄。
只好随时饮啖。
高登(?~一一四八),字彦先,学者称东溪先生,漳浦(今属福建)人。徽宗宣和间太学生。钦宗靖康初与陈东等诣阙上书,乞斩蔡京、童贯等六贼。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举进士,廷对时力陈时政缺失,试官忌其直,调富川县主簿。八年,召赴都堂审察,又上书万言及时议六篇,秦桧恶其讥己,授静江府古县令。古县爲桧父旧治,郡守胡舜陟讽爲桧父建祠,拒不应,遂诬以事入静江狱,会舜陟死而免。十四年,爲潮州归善令,因所出秋试题触怒秦桧,编管容州。十八年卒。着有《东溪集》,已佚。今传明嘉靖林希元重编本《东溪先生集》,仅上下两卷,已非其旧。事见《晦庵集》卷七九《漳州州学东溪先生高公祠记》、《东溪集》附录《东溪先生言行录》,《宋史》卷三九九有传。 高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东溪集》(据林希元重编本)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东溪集》(简称小集本)。另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西江月》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高登。诗中描绘了西江流水的壮美景色,以及北方客人远行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月光和天空的晴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西江流水被形容为渺渺,流动不息,给人以壮丽的感觉。北方客人的征帆在江上翩翩起舞,象征着他们背井离乡,远离家乡,踏上旅途。清秋的月光映照在江面上,给人以凉爽的感觉,也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人生的离散。诗人用“云净碧天澄淡”来形容天空的明净和秋天的清爽。
诗中还描绘了飘泊在外的人们的境遇,他们在道途中孤零零地漂泊,鬓发已经斑白。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思和戒备。他认为人生中应该谨慎行事,不要轻易相信他人,只能随时准备自己的饮食。
整首诗以清秋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素娥睡起,驾冰轮碾破,一天秋绿。醉倚高楼风露下,凛凛寒生肌粟。横管孤吹,龙吟风劲,雪浪翻银屋。壮游回首,会稽何限修行。今夜对月依然,尊前须快泻,山头鸣瀑。吸此清光倾肺腑,洗我明珠千斛。只恐婵娟,明年依旧,衰鬓先成鹄。举杯相劝,为予且挂团玉。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篇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眉目十分,精神一段。岩高释迟,木老春来缓。古涧明月宾,青山白云伴。借光何处不分身,刹刹尘尘谁解唤。
老我甘投閒,晏然十三秋。兹来何所似,反衣狐白裘。京尘素为缁,梦寐思首丘。低徊未成去,黾勉终自羞。久闻歌楚骚,欲见知无由。诗文惠盈轴,一诵消百忧。便当细论文,夜雨同春蒭。平生万事了,此去复何求。尚贪未见书,痛洗千斛愁。得此不翅足,携归老先畴。
政绩新皇眷,功名旧壮怀。人才双立玉,笔势各排淮。鹏路天惟咫,鲰生骨未埋。行看仲淹弼,接武冠尧阶。
潇洒碧玉枝,清风追晋贤。数点渭川雨,一缕湘江烟。不见凤凰尾,谁识珊瑚鞭。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